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革命文物资源、烈士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凝聚青年力量的重要场所。在系列培训中,全国民航团委注重发挥好3个革命圣地红色资源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谱系,组织民航青年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中,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总书记带领梁家河村的村民们筑淤坝、造良田,在梁家河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是留给梁家河最宝贵的财富。”来自国航的民航青年讲师团成员黄靓不无感慨地说,“这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青春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
在学习方式上,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需求,全国民航团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管理的基础上,做好现场集中学习保障。“为确保培训顺利开展,我们对参训学员的疫情防控举措提出了严格要求。”培训班班主任介绍。据悉,全部参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严格按照当地要求签订承诺书,并全程佩戴口罩。各培训基地加强管理,提出培训纪律要求。“在现场教学活动中,我们戴好口罩、整齐划一的团队备受瞩目。”培训学员、华北管理局党办副主任丛育新说。
在做好线下集中培训学习保障的同时,考虑到民航青年岗位特点,全国民航团委还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为包括乘务员、飞行员、安全员在内的、按防疫政策需要隔离的团员青年提供线上学习、线上讨论等便利渠道。
“一个中心”
确保培训卓有成效
引导团员青年“立足岗位,服务大局”是系列培训的中心目标。得益于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学风严谨,系列培训收到了预期效果。参训学员纷纷表示,经过培训,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专业认知更加深刻,奋斗干劲更加充足,培训结束后,将把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工作中,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在每期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全国民航团委组织参训团员青年结合学习内容,开展主题微团课或者微宣讲。团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的“民航强国强国有我”微团课,以集体创作诗歌朗诵的形式,抒发了民航青年献身民航强国建设的豪情壮志。优秀团员和青年骨干培训班模拟从井冈山到郑州救灾航班保障全过程的微团课,展现了航企、机场、空管、航油等各单位通力合作的专业与担当。民航青年讲师团培训班的“青春之名践行‘三个敬畏’时代责任映照作风使命”微宣讲,从实际案例入手,引导广大青年践行“三个敬畏”、守住安全底线,都是各培训班学员对学习效果的实际展示。“回到岗位上后,我们将继续践行当代民航精神,落实‘六个起来’工作要求,用实际行动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广东机场集团团员代表张璐表达了这样的决心。
专业认知更加深刻。为加强民航青年对行业发展的了解认知,全国民航团委在系列培训中特别增加了民航特色教学内容,并安排实地走访培训地所在的民航机场。江西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黄肇春主讲的“红色旅游与民航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李桂进主讲的“新发展阶段的民航发展战略”等课程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为参训学员作了脉络清晰、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学习辅导,引导民航团员青年坚守安全底线,真情服务人民,兢兢业业完成日常工作保障,慎终如始守好疫情防控一线。在遵义新舟机场、井冈山机场、延安南泥湾机场的探访与学习,让学员们深入了解红色机场对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
奋斗干劲更加充足。包括广东机场集团、中国航油、空管局等单位的参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纷纷在单位内部通过主题团日、团课党课等形式,进一步与单位内部的团员青年学习交流,自觉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避免了“学时激动、路途感动、回去不动”的现象。民航青年讲师团的青年讲师们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年度重点课题备课,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了宣讲。“培训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团干部的职责使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东航集团团委副书记崇毅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300名团员青年在培训结束后,如满天星辰,回归岗位,融入集体,将充分发挥星火燎原作用,带动50万民航青年,立足岗位,不懈奋斗,为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记者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