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公司 >

时间:2021-07-14 12:54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近日,东航集团党工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培训暨“三项制度”改革培训会议在杭州召开。东航江西分公司的改革举措,为其他单位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带来了启发,得到了广泛好评。

  作为东航成立最早的三家分公司之一,东航江西分公司按照集团的部署和要求,从去年1月开始就着手进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面对后疫情时代民航业的发展困境以及航空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分公司苦练内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了解,今年1月~5月,东航江西分公司地面一线总工时完成情况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价值贡献净值为-3055.61万元,已完成全年目标的44.4%;绩效合约考核得分为94.25分,在11家东航分公司中排名靠前。此外,为助力旅客探寻革命圣地、重温峥嵘岁月,江西分公司目前共运营包括南昌—西安、南昌—昆明、南昌—太原在内的23条红色旅游航线。截至6月底,公司上半年累计承运的进港旅游团队已超过3万人。

  打破岗级终身制,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56岁的老李在基层单位高级经理的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即将面临退休。他曾坦言,“并不是我不想工作,但现在的工作任务这么多、工作标准这么高,我认为自己现在的知识和精神状态难以应付工作。”

  像老李这样的情况,曾在江西分公司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好在公司党委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和集体讨论,一致决定对不适应从事管理岗位的干部进行及时调整,并按照新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从2020年至今,已经有13名管理人员调整了岗位,同时也有3名“85后”、4名“90后”接过了管理的重担。一年以来,公司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从事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大刘是此轮岗位调整的获益者。工作已近17年的他,是服务系统的业务骨干,能力、业绩和作风都不错,但因总部划给分公司的E3指标有限,其原来的岗位一直停留在E2B。

  如何让池子里的水活起来,让优秀员工感觉有干劲、有奔头,从而进一步提振整个员工队伍的工作激情,这一问题摆上了分公司党委的议事日程。“要尽快摸清情况,征求意见,拿出岗级能上能下的方案并尽快实施。”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宇辉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党委讨论决定,公司在去年3月出台《东航江西分公司非管理人员综合考评办法》《东航江西分公司非管理人员晋(降)岗实施细则》等制度,打破了“一岗定终生”的规则,也改变了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岗级管理模式,采用竞争上岗制、高岗级员工聘期制。根据退出机制,员工降岗后空出的岗位可进行公开竞聘。最终,大刘在竞聘中脱颖而出,岗级也如愿升至E3C。

  拉开收入差距,实现绩效“能高能低”

  “现在公务用车的业务量少了,我希望能从我们公务车队抽调3名司机去一线支援生产,否则他们的正常收入将难以得到保障”。2020年5月初,在得知即将对驾驶员实行计件制考核后,车辆保障部经理焦急地找到人力资源部反映情况。

  过去在基层一线,有的部门工作压力巨大,而有的部门工作量不饱和。从2020年6月份采取计件制考核开始,司机、搬运工等岗位除基本工资外的收入被量化了,精确到了跑几趟车、接几趟飞机。这项考核科学衡量员工的价值贡献,实现了多劳多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通过一个机制的建立,东航江西分公司有效改变了员工对于工作的畏难情绪。

  对多劳多得深有感触的还有机关员工小李。去年4月,她发现由于在本部门的月度绩效考核中排名靠后,她的绩效工资与排名第一的同事相比,相差900余元,与自己以往相比,也相差300余元。部门领导与小李面谈时,指出了她排名靠后的原因: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中有强制排名的规定,意味着对大家的工作要求更高了、更细了。评比中没有最好,只要更好。因为她的排名靠后,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工资。

  区分不同岗位,以计件量化、强制排名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方面影响员工收入,另一方面有关个人荣誉和发展。部门内每月排名情况与个人年度绩效排名、晋岗晋档相挂钩,因此得到了每位员工的高度重视,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提升人工效能,探索岗位“能进能出”

  在2020年8月的一次生产例会上,生产指挥中心通报了一起ACC席位值班人员工作期间不在岗的违规事件,并作出了相应的处罚。东航江西分公司领导研判发现,由飞行、客舱、保卫、地服等一线生产部门值班人员组成的ACC席位已达15人,存在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

  “这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必须控制在8个人。”按照分公司领导要求,人力部组织专项课题组对席位的工作内容、所需人员、资质能力要求等进行了调研,最终优选出8名值班人员统一划归生产指挥中心,经培训实现通岗工作,富余人员则被补充到了其他岗位,节约了近一半的人工成本。

  所谓通岗,就是一个人学会几种业务技能,能完成不同内容的工作。江西分公司把通岗制度延伸到了地面服务、车辆管理等多个岗位,从2020年至今,已节约人力成本约320万元。

  如何实现员工在不同岗位上“能进能出”,东航江西分公司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要消除国有企业普通存在的冗员现象,打通合同制与劳务制身份的界线,做到人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效率;另一方面,可在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将部分业务外包,交给专业公司来承接。近年来,分公司将物业管理、食堂运营、货邮搬运等业务相继外包,且对不服从管理、违法违纪违规的员工,坚决予以辞退。截至目前,公司人机比(在职员工数量与客机数量的比例)从5年前的80:1降低至61:1。

  改革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近年来,东航江西分公司的重要考核指标一直在各单位中位于前列。疫情后分公司航班的恢复数量,一度排名第1。优胜劣汰的机制和氛围已经形成并深入人心,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激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迸发,令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张雷)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练好改革内功,在红土地上给力红色航线——东航江西分公司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