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1-05-17 18:09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规范》的出台不仅是监管方的需要,也是航空食品生产企业迫切期盼的。”祁妍敏说。由于飞机上空间、设备有限,航空餐需要由航食企业制作完成后迅速降温、冷藏,再根据航班时间送上飞机,进行二次加热。在生产、运输、供应的不同节点,每个环节如何操作才能确保航空餐安全、卫生?这些都需要统一、明确的技术标准,制定《规范》,能够让航空公司、航食企业有法可依。

  2013年5月,在航空食品委员会的委托下,《规范》起草委员会正式组建,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航空医学研究所、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航空配餐食品公司与航空食品委员会秘书处。祁妍敏作为委员会副主任,承担起了领导、组织、动员、审议《规范》起草工作的责任,需要与起草工作组保持密切沟通。

  要“从无到有”制定出“我们自己的规范”并非易事,最大的难点在于核心理念的确定。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资料以及技术报告进行广泛调查、分析和研究,委员会决定采用“关键风险点控制”的理念进行编写。“时间和温度是确保航空餐安全卫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生产供应的各个关键节点对相关指标作出要求,就能达到效果。”祁妍敏说。

  明确了《规范》起草的指导理念,还要使国际经验在中国落地。起草工作委员会中的航食企业成为了“样板间”“实验室”,对我国的航食生产供应流程深入调研,和对关键风险点技术指标的多次专题验证性实验研究,依托航食企业得到开展。

  “《规范》主要明确了航空食品安全的技术规范,下一步,我们还计划推动民航食品运营安全管理办法的试行,对航空企业的相关权责进一步明晰。”祁妍敏相信,航空食品安全的监管既需要技术手段,也需要法规标准,“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监管到位。

 



祁妍敏(一排右四)与民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同事们

  战斗:民航抗疫技术担当

  2020年1月20日,这本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恰好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民用航空卫生处讨论工作的祁妍敏没想到,一场艰苦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揭开了帷幕。从下午到深夜,祁妍敏和民用航空卫生处相关负责人一同梳理了此前应对其它流行性传染病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始紧急编写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技术指南。次日凌晨2点,第一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终于定稿。而从那天起直到2020年5月初,祁妍敏便一直驻守在民航局,再也没有离开。

  疫情就是号角,一支由航空医学研究所骨干力量组成的公共卫生团队迅速组建起来,承担起技术支持、服务行动和科研攻关的防疫任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已发布至第七版。从第二版开始,《指南》推出了英文版,在中国与中东欧17国及马耳他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交流会上,祁妍敏代表中国民航作了分享,向世界输出“中国标准”;从第三版开始,《指南》引入风险评估概念,为航班划分风险等级,并提出关注机组人员心理健康;《指南》还提出人物同防,对货物运输流程作出规定……疫情压力当前,祁妍敏和团队成员以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为原则,对防疫细节和风险节点详细分析,反复优化操作流程。将正餐热食替换为预包装食品,暂停短途航班的部分食品供应……针对疫情期间航班的餐食供应,他们也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航空医学研究所此前积累的研究成果如飞机预防性消毒等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了更好传递防疫要求,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一线实际问题,24小时全民航咨询电话开通了,此前建立的“民航公共卫生协作组”微信群也成为文件共享和交流平台,公共卫生团队通过平台解答各类航空公司及机场咨询问题上百件。

  疫情期间,祁妍敏还成为了防疫科普“发言人”,作为民航技术专家参与央视网络直播和人民网直播。“我带来的技术视角和科普内容对公众来说是可信的,能帮助大家消除对航空出行的恐慌心理,更好地接受、执行防疫政策,达到‘正视听’的效果。”祁妍敏又一次收获“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疫情期间,祁妍敏接受央视新闻采访,对飞机出行的安全性进行科普

  驻守民航局的那段时间,祁妍敏和团队成员每天从早8点到晚10点“连轴转”,偶尔提前收工,大家反倒笑称“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北京初雪的那一夜,加班编写《指南》的祁妍敏凌晨3点仍独自驾车行驶在积雪未清的二环路上,但次日一早,压抑、疲惫便统统清空,她又投入到新的战斗里。她用“纯粹”形容那段特殊的抗疫时光。“我们既是公共卫生团队,也是党员先锋队,这正是我们应该冲在前面的时候。大家并肩战斗时,是感觉不到累的。”技术攻关,心理援助,第一时间前往曾搭载近期确诊旅客的航班进行环境采样……团队成员们过滤了苦和累,抛洒下一腔热忱。

  2003年非典期间,还在读博的祁妍敏没能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这成为她深埋心底的遗憾。十多年过去,稚嫩的学生成长为抗疫战线上夙夜奋战的民航公共卫生团队带头人。“我的身份变了,心态成长了,感受也更深了。经历了这次疫情考验,我更能体会到党的强大领导,广大人民的众志成城。”说到这里,祁妍敏有些哽咽,“能以所学为抗疫贡献微薄之力,是我的幸运。”

  多数时候,航空食品安全是一项很难彰显成绩的“幕后工作”,因为“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因此,祁妍敏始终将“责任”和“坚守”放在心里,“我们所做的工作大家或许看不到,但一定能感受到。乘客们飞得安心、吃得放心,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记者潘瑾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持一颗素心守一方净土——访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祁妍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