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疫情防控标准化,守护旅客平安出行。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按下了暂停键,禁止公众聚会、进入警戒状态、人员流动受限,这不仅导致全球旅客出行需求骤降,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防疫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使得旅客出行严重受阻。新版《启航: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危机航空旅行指南》旨在加强国家间的协作防疫力度,增强防疫信心,严格管理境外输入病例,最终能够实现“安全连接世界”这一目标。与此同时,IATA在2020年12月发布了IATA Travel Pass(国际航协旅行通行证)关键设计模块,根据各国政府对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旨在协助旅客拥有一段安全、轻松的旅行体验。
第五,引发航空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探索发展新机遇。一是无接触式旅客自助服务由初步尝试转为广泛应用。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已于2020年4月成为首家试用新型无接触式自助服务技术的航空公司,通过使用澳大利亚Elenium Automation公司的自助识别设备筛选潜在患者,从而推动机场健康筛查流程的标准化工作。美国航空于2020年7月推出全新的非接触式登机服务,以行李托运为例,乘客提前在APP或网站上提交所携带行李的数量与重量,在到达机场后只需在一个自助服务亭扫描登机牌,并打印标签,即可完成行李托运。
二是健康护照正在加紧研发。所谓健康护照概念,黄热病抗体速检卡是先例,而前文提及的IATA Travel Pass就是这一类概念的产品之一。另一款名为Common Pass的APP已应用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方面通过上传旅客检测结果协助政府完成出入境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降低纸质文件存在篡改检测结果所带来的欺诈风险。
三是机上餐饮等多项产品提供预购服务计划。日航子公司J-AIR在起飞前销售毛巾,在起飞后把毛巾交付给乘客,一方面停止了机上面对面的现金服务;另一方面解决了短途旅行中机内销售问题。荷兰泛航航空公司启动餐饮预定计划,并与家庭送餐服务公司Just Eat建立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即乘客可在起飞前一小时在Just Eat平台订购餐食。
四是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马来西亚航空在菲律宾推出了名为AirAsia Shop的电商平台,涵盖美容、电子、健康等多元化免税产品。要指出的是,新冠疫情使数字购物进程整整快了5年,以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例,其2020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翻了一番,高达52亿美元,而2019年为26亿美元。
五是航空公司不断引入高效率消毒技术和系统。捷蓝航空公司2020年7月测试霍尼韦尔公司的紫外线机舱消毒系统,消毒设备可将紫外线照射在座位上。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基于Violet Defense公司技术研发出紫外线消毒系统设备,可根据清洁区域的面积大小和布局情况定制消毒方案。
六是提升生物识别技术以减少乘客摘戴口罩次数。星空联盟推出全新生物身份识别平台用于乘客身份筛查,但目前仅限于部分乘坐汉莎航空的旅客使用。阿联酋航空在迪拜机场推出一体化生物识别系统,即把面部识别和虹膜识别相结合。
当前救助措施效果分析
从获得国家财政救助角度来说,国家财政救助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但仍需理性对待这些财政救助。一是政府救助措施在公布前需经多轮磋商谈判,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等待救助的周期过长。IATA数据显示,航空公司2020年度削减了45.8%的成本,而收入却下降了60.9%,经计算航空公司每搭载一名旅客就意味着损失66美元。航空公司要在获得政府财政救助前,首先保证能够“活下来”。
二是救助措施有一定期限限制,到期后航空公司又陷入困境。美国政府2020年3月慷慨解囊,对航空公司提供了一揽子救助,但救助仅截至2020年9月30日,并无延期一说。首轮救助到期后,裁员潮来临,航空公司又纷纷请求美国政府再度给予帮助。而美国政府针对美航空业的第二轮150亿美元经济救助将于2021年4月1日到期,届时将有约2.7万员工被迫停薪休假。
总体来说,航空公司不断陷入“走一步看一步”的短期应对窘境,而中长期危机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恢复财务健康是航空公司面临的下一个挑战。IATA曾在2020年5月发布预测,截至2020年底,全球航空业债务将高达550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200亿美元,其中产生新债务产670亿美元,包括政府贷款500亿美元、递延税款50亿美元和贷款担保12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航空公司所获的贷款救助仍需偿还,在2021年度还应维持缩减态势。
从展开花式自救角度来说,一是“客改货”仍面临运力不足、疫苗冷链运输环境严苛等挑战。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对防疫、医疗等物资的需求使得货运行业空前旺盛,航空运输新冠疫苗正好契合“客改货”浪潮。但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目前正在运营的专用货机约有2000架,承载了全球一半的空运货物,其余货物基本由全球22000架常规客运运载。IATA估计,即便全球每人只接种一针新冠疫苗,全球也需要8000架全货机来运送疫苗,即使将眼下全部的货机都投入疫苗运输也远远不够。更何况,医药冷链运输被称为冷链行业金字塔的顶尖,不同于一般的生鲜冷链,其运输门槛较高。
二是航空公司目前所引入的众多新技术仍处于小范围测试阶段,具体推进进度不仅取决于每个国家的防疫政策规定,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项技术的投资回报率,以及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诸如生物识别技术和数字健康护照之类新兴技术仍面临不少挑战,这些技术关乎旅客的个人信息,因此信息泄漏等潜在风险需要在前期研发阶段就规避掉。
2021年,是国家和航空公司继续抱团取暖的一年,也是政府援助与航司自救持续双管齐下的一年。政府救助方面,拜登政府签署的1.9万亿美元的经济计划中,其中包括向美国航司提供140亿美元的薪资救助、向机场和航空服务承包商分别提供的80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薪酬支持计划。航司自救方面,航司破产重组、优化业务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2020年5月,拉美最大航空公司拉塔姆航空公司发布公报,宣布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进行债务重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运营中断的可行性,进一步保护相关方利益,这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2021年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公司Cirium全球咨询主管罗伯·莫里斯认为,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出行需求不足的状态,倒闭潮并不会“退潮”,至少在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会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倒闭。阿维亚解决方案集团董事长GediminasZiemelis则认为,2020年的疫情让航空公司措手不及,而2021年是航空业施行现代化解决方案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