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1-04-09 18:42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行业监管方面,飞行标准监督管理(FSOP)、机场建设及运行安全监管系统项目、民航行业监管执法信息系统(SES)等系统建设完成,民航安全监管应用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行业监管工作效能得到提高。其中,飞行标准监督管理(FSOP)系统从航空器运营人监管、人员资质管理、航空器运营人支持保障体系监管三个方面,实现了对飞行标准业务的全覆盖,做到日常监察工作全部上网、行政许可工作全部上网。在该系统的建设下,中国民航成为全球首家使用飞行员电子执照的国家。该系统更成为行业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对安全理念的有力落实,通过向国际民航组织(ICAO)相关工作组介绍云执照经验,参与ICAO飞行员电子执照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智慧输出到国际平台。

  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了行业验收和许可审查工作,而其全程正是通过机场安全监管系统完成的。由于机场使用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颁证等全过程均实现了网上办理,机场安全监管的工作效能和监管水平全面提升。通过行政检查工作从计划编制到问题跟踪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行业验收和许可审查模式以科技手段实现创新。

  业务系统建设还推动了民航行业监管从“经验监管”到“精准监管”的转变,为中国民航的持续安全保驾护航。民航行业监管执法信息系统(SES)作为民航行业监管执法的最重要系统,囊括了以民航法为中心的民航所有规章、国际公约、国内法、国际法等总计1326部法律文件,实现了12个业务司局23个专业行政检查计划、实施和处理的线上全流程管理,有效衔接民航立法和执法工作,为监察员规范快捷执法、科学执法提供了重要支撑,监管职责边界不清、监管责任过大、监管效率不高、监管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业务系统建设成为了补齐短板和模式创新的“助推器”,为行业监管走向完善助力。目前,适航审定运行管理系统(AMOS)主体工程已上线运行,这个包含10个分系统、52个子系统的业务系统覆盖了适航审定的全领域管理,实现了与电子印章、数据整合共享、统一认证等9个平台的对接工作,成为提升适航审定能力、补齐适航短板的重要基础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是第一个实现全国产的系统项目,其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均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拥有真正的信息系统“中国芯”。而正在建设中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则基于运行风险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基础信息管理、飞行计划审批、飞行过程动态跟踪等方法,实现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立体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将有利于推动我国低空飞行服务的发展和应用,为产业发展和大众消费提供安全服务和保障。


民航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业务系统建设的成效还体现在机关行政办公效能的不断增强上。民航局综合司档案馆(处)负责人介绍,2020年7月通过验收的民航档案查阅管理系统目前已在民航局机关、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共49家行政单位上线使用,向用户提供31万余件档案,共5.2TB原文数据的在线查阅利用,档案管理工作“由纸质档案转向电子档案,由档案实体转向档案数据,由手工管理转向信息化、智能化操作,由档案资源分散利用转向联网共享。”除了信息资产,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在向数字化方向转型。近日,由民航局综合司统筹管理的民航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固定资产由新增、使用、维护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都被纳入动态监督管理之下,固定资产管理链条更加完善,固定资产配置更加高效、规范。

  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化正驱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巨大变革,推进民航电子政务工作正当其时。接下来,民航电子政务工作将以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政务协同能力和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整合共享、坚持优化服务、坚持安全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工作机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利用,促进数据融合利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织“网”,平台为“梁”,系统作“骨”,行业治理效能才会更加强大,民航电子政务工作将为推进智慧民航建设,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更多力量。(记者 潘瑾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打造政务“智慧大脑” 提升行业治理效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