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思考
从无到有的路容易惊艳世人,从有到好的路更为艰难。“十四五”期间,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迈入“深水区”。数字化转型是深圳机场在更高起点、更高标准上付诸全力的必答题。今天,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热潮,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之路如何才能走得更好,这是机场管理者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
第一,再逼自己一把,大胆走向数字化转型“深水区”。最容易走的路,往往是下坡的路;最艰难的路,则是强逼自己走出舒适区的路。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取得的成绩是暂时的、短暂的,过去浅尝辄止的数字化,正在被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所取代。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归零的心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不为盛名所累,不为赞歌所惑,摒弃“小富即安”的自满心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数字化转型向“深水区”纵深突破,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第二,主动求变,紧紧拥抱数字化转型变革新机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十四五”发展的战略支点,数字化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常态,每个人都接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改变。深圳机场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平台,必须从“被动应变”转为“主动求变”,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实现数字化发展。数字化的本质是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变革和创新越主动、越深入、越全面,变革的效果就越好。
在主动求变的过程中,一是必须明确方向路径,在方向上要支持机场发展战略,实现能力提升;二是要结合机场的实际来变,结合业务和管理模式,构建适应深圳机场发展的体系和系统;三是要始终关注创新,以创新实现从跟随到引领,以创新解决发展问题;四是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以价值创造支撑持续的变革。“变”的目标是要“通”,理念要通、流程要通、业务要通、数据要通;“通”的目标是“达”,达成目标、达成战略。
第三,倡导融合,做数字化转型真正的“懂行人”。数字化是实现深圳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数字化转型最终目标是支撑业务,需要更加关注效率和效能。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化转型能走多远、走多深,归根结底是业务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关键在于识别业务场景需求的能力。没有业务领域长期耕耘和持久专注,不可能发现核心业务的场景化痛点,更难以挖掘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要做到真正的“懂行”,从管理者到全体员工,唯有深度参与,将业务需求与技术应用深度融合,才能形成真正创造价值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第四,久久为功,深刻理解数字化变革的艰辛和风险。数字化转型是持续的、渐进的转型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持定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切变革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数字化转型变革面临巨大的挑战,也存在一定的反复性,要深刻理解变革的艰辛,客观看待变革和创新的风险。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是在年旅客量突破5000万人次的规模下展开的,涉及新技术应用和旧系统改造,各种技术相互交织,面临建设和运营同步推进的双重压力,被喻为“高速路上换轮胎”。在变革过程中,一是要把握风险,守好安全底线,做好应对预案;二是要坚定信念,立足未来,始于当下,将变革做深做细;三是要珍视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机场建设的大好局面,把握机遇,久久为功。
第五,价值导向,正确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投入。一方面,民航是信息系统应用最早、最全面的行业,也是最重视规则、标准的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投入必不可少,特别是在空间物理资源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数字化转型系统性提升智能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所有发展中的问题都源于发展的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所有需要把握的发展机会都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补齐过去发展质量不高、不平衡的短板,通过深圳机场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成本的分摊。
三、结束语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机场将站在更高起点开启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并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落实深圳机场“十四五”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对标世界一流、打造世界一流机场产业集团的重要推动力,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更加全面系统支撑集团“客、货、城”业务发展战略。深圳机场将与合作伙伴一道,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牢记转型初心,坚守数字化情怀,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引领智慧机场建设,为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贡献更多“深圳智慧”和“深圳经验”,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