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以“智”提“质”
过去一年,深圳机场在创新货运安全服务上动作频频:协助顺丰开展全货机已知托运人和航空快件安检差异化试点,全年累计为6000多种型号、近万吨的货物实施差异化安检;开展邮政预安检项目,将国际邮政快件开包率从62%降至5%,有效提高了保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异地安检(货站)建设;加强航空货运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危险品货物航空运输信用管理体系试点获得批准,恢复1类~9类危险品保障业务;深入开展航空货运安保研究,向民航局提交的基于航空货运分类分级模式下的差异化安检、基于信用管理为基础的管制代理人和已知托运人制度等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了审批。
在智慧化建设方面,深圳机场规划建设了航空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航空货运代理人、航企及海关等单位搭建了信息共享、实时传递、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了运单电子化的高效运作新模式。接下来,深圳机场还将逐步推出货物安检信息系统及安检分层管理系统,刚刚上线的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新型机场物流协同决策平台(L-CDM)等也正在试点中,将为2021年的智慧物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新的一年,深圳机场将全力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民航局“十四五”规划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国际货运航线布局、优化口岸功能、加快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货畅其流、货优其流”的航空物流产业生态,为打造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深圳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叶丹、刘晓敏)
郑州机场练就后疫情时代核心竞争力
2020年,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河南机场集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航空枢纽建设,危中寻机,主动作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货运逆势高速增长,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2020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3.94万吨,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全国排名提升至第6位。
主动求变
货运增速居同级别机场之首
我国航空货运量与外贸进出口额成正相关。国家外贸进出口额每增长1%,中国航空货运量就增长2%。疫情暴发后,国际航线大幅减少,腹舱运力严重下降,货邮吞吐量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与此同时,防疫物资、新冠疫苗、电子产品等货物运输需求激增,航空货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立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大通道迫在眉睫。
2020年以来,郑州机场识变应变、精心谋划,一方面系统性增强货运保障能力,优化货站资源、创新保障流程,同时推进航空物流信息化,启动全国唯一的航空电子货运试点项目,大幅提升货运保障效率,经受住了货物激增的考验,单日保障货运量多次超过3000吨,最高达到3300余吨;另一方面发挥国际航空货运通道优势,密切与航空企业沟通对接,新引进9家货运航空公司,新开通18条货运航线,新增21个通航城市,进一步完善了亚洲区货运航线网络,加密了欧美货运航线网络。
目前,郑州机场运营全货运航空公司31家,开通全货机航线51条,通航城市63个。此外,其还引入250余班“客改货”航班,织密“空中丝绸之路”货运航线网络;根据货源品类制订个性化保障方案,确保航空货物运输时效最短、成本最低;扩大生鲜冷链、邮件、药品、跨境电商等货物运输规模,不断提升危险品货物和超大超重货物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多式联运,解决“最先/最后一公里”问题。“郑州模式”打出组合拳,发挥了积极作用。
郑州机场停机坪上的货运飞机(郑州机场供图)
四大优势
建成中部货运枢纽
几年前,郑州机场的货运业务还是冷冷清清,现在则天天爆仓。
2011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的发展战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郑州机场货运实现了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以来,郑州机场的客货运规模持续位居中部机场第一位。
河南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康书霞总结了郑州机场货运的四大核心竞争优势。郑州机场所建立的“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辐射全球、高效通达,成为其发展航空货运的基础;其会同海关探索建立“保税+空港”货站,推出7×24小时通关机制、安全智能贸易试点航线、海外货站等;在服务创新方面,郑州机场实施了“多货站、多关区”货物整板转运调拨模式,开展“空空+空陆”联运业务,引进危险品鉴定机构,提升超长超重货物保障能力;在基础保障方面,郑州机场二期工程于2015年提前投用,使得其得以更早地进行容量“放量”。2020年11月13日,三期扩建工程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具备实质性开工条件,建成后将吸引国内外大型航空物流企业集聚,带动航空物流上下游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郑深两空港货运增速 如何“跑”赢全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