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相关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这意味着,工作组进驻近一年,海航集团风险化解工作走向了新阶段。
那么工作组在海航集团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据券商中国记者从海航集团相关人士了解到,海航集团在联合工作组的全面协助、全力推进下,有效防控了风险、切实维护各方利益,确保了航空主业安全运营,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了“六个稳定”,也就是生产经营、品牌服务、安全、人心、财务状况基本稳定,境外资产安全稳定。
其中,航空主业方面快速恢复了元气。据披露,2020年海航全年累计飞行126万小时,起落55万架次,旅客运输量6490万人次,货邮运输量逾80万吨,截至2020年12月底,海航日均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9成以上,日均国内航班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负债7000亿“自救”无果
海航集团何以步入今天重整的地步?原因在于:前期盲目的“买买买”大扩张陷入债务危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自救”无果。
2017年末,海航集团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
据了解,海航集团作为海南本土企业,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时代红利,一跃成为海南省龙头企业。
但是,由于疯狂扩张,海航这些年被流动性问题困扰,一直在全球亏本抛售资产。然而,转型尚未完成,2018年7月,海航集团原董事长王健突然去世,使海航集团进一步陷入风雨飘摇境地。
原本淡出业务一线的创始人陈峰,重回海航集团一线掌舵,担任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毫不避讳地屡次提及海航“流动性风险”。
“总而言之,我们自身没有准备好,所以就出现了之前‘买买买’,没海航不能买的;如今又‘卖卖卖’,又创世界处置资产之最,我们已处置了3000多亿资产,在这种跌宕起伏当中我们深刻反思。”2019年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曾表示。
“想起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挖下的要处理的一个个大坑,想起我们很多过去决策的粗糙,想起要研究一个个被别人利用商业条款灭失掉的资产,我就会充满愤怒和不满,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1月29日,顾刚在写给海航员工《一封家书》中如是表示。
以陈峰为代表的海航管理层,曾希望在2020年解决海航集团危机。
然而,时运不济,2020年1月末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航空公司运力大幅减少,数千万机票遭遇退票,海航集团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不得不向政府求助。
2020年2月,鉴于海航集团风险化解极为特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海南省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全面协助海航集团化解风险。
海航风险窟窿到底有多大?由于海航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加上多家子公司横跨海外,海航集团2019年和2020年报延期披露,迄今为止,相关财务数据只能查询到2019年上半年。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同比跌破万亿大关,下降8%;总负债7067.3亿元,同比下降6%,净资产2739亿元,同比下降13%,资产负债率72.07%,同比增长2%。
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64.6亿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35.2亿元,同比下降184%。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海航破产重组有利于维护全体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