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7月31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实习生张蔚) 7月30日,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动员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举行,这标志着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历经近8年启动筹备,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呼和浩特新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方向,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大新营村附近。距离南二环直线距离31公里。作为中国民航“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和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
呼和浩特新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航站楼主楼、飞行区跑道滑行道系统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飞机起降24.4万架次设计,航站楼指廊、货运、航食等按照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飞机起降19.2万架次设计。
据悉,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期初步定为四年,2020年7月,航站楼工程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全场工程竣工,进行验收。2024年7月,转场运行。空管、航油、航空公司基地工程同步开工,同步建成运行。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佰成表示,新机场项目的建成,对于呼和浩特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增强地区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推动全市、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知识多一点
4F级机场是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4F级机场代表可以起降各种大型飞机。
飞行区等级用数字+字母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跑道长度,“4”表示1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能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的翼展和轮距,从A到F越往后越大。
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共有18座4F级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