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一名醉酒女性旅客在飞机飞行途中将舷窗玻璃破坏,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这名李姓女乘客29岁,因失恋而喝下两瓶250毫升的白酒,后乘坐GJ8528次航班欲从西宁飞往杭州。
飞行途中,李某在酒精作用下情绪失控,重拳砸向飞机舷窗,导致舷窗内侧玻璃破裂,安全起见,航班备降郑州机场。
试问:飞机舷窗真的脆弱到不敌女人的粉拳吗?
舷窗玻璃破裂有多危险呢?
河南醉酒砸窗女子被拘捕
美国时间2018年4月17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1380号航班在从纽约飞往达拉斯途中,飞机左侧发动机突然爆炸,发动机碎片震碎了一整扇舷窗。空气从完全破碎的舷窗快速泄出,致使机舱内迅速失压。
坐在窗边的一名女乘客,身体瞬间被外泄气流吸出窗外,周围的旅客奋力拽住了这名乘客,把她拉回了机舱,其他旅客则开始用靠垫和衣物堵住舷窗和机身的破损。最终,飞机紧急降落在费城机场,而那名女乘客后来因头部伤势过重去世。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1380号航班
就在此事发生一个月后,美国西南航空再次遭遇飞机高空玻璃破裂的囧事。不过这回,玻璃并没有受到什么外力的影响,而是在高空巡航过程中自动破裂。
5月2日,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700客机在起飞后巡航过程中,其中一扇舷窗玻璃发出巨响后碎裂。飞机随后紧急降落在克里夫兰,机上76人无人受伤。
喷气客机大规模投入使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出现的飞机窗户破裂事件并不算太少,从飞机客舱舷窗到驾驶舱风挡都有遭遇空中破裂的窘境。但是,这些事件中,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件是少数,大部分都以平安降落收尾。
对于现代民航客机来说,其玻璃并不是薄薄的一层,而像一层贴一层的多层层压结构,这使得单一窗户破裂比较难影响飞机飞行的安全。并且,这种设计使舷窗仅有可能开裂而不会被瞬间击成碎片。
客舱舷窗承压外层和中层密封窗结构(不包括乘客一侧的不密封装饰防护层)
舷窗一般是三层玻璃。材料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称为丙烯酸或丙烯酸玻璃,俗称有机玻璃。这种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更强的耐冲击性,高透明度和更好的紫外耐受性。而且不易破碎,重量轻,非常适合飞机舷窗的要求。只不过内外层玻璃由于功能不同,在厚度和强度要求上并不是完全相同。
被刻字的飞机舷窗内层玻璃
我们日常旅客接触的都是舷窗最内侧的防划玻璃,属于不密封装饰防护层,并不直接承担受力。因而强度和厚度远不如中层和外层。
防划玻璃更多的是保护内侧玻璃不被划伤,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此前,内侧玻璃脱落的事件也并不是没有,但都不影响安全。曾经有一架印航的787发生内侧窗框脱落,而维护措施也不过是空姐用手将窗框安回而已。
而中层和外层玻璃才是真正的结构玻璃,用于承受气压差带来的力量,保证飞行安全。尤其是外层玻璃,其实际上是窗户区域在飞行过程中的真正承担压力的那一块部件。
就像此次河南女子醉酒砸舷窗事件中,虽然内侧玻璃发生了明显破裂,但是由于中层、外层玻璃的存在,飞机并没有出现失压的情况,客机还是安全的。(部分资料参考:网易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