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今年继续提交通用航空领域方面的提案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这两年,我去了江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很多地方,就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无人机发展等方面调研,也与一些地方政府和通用航空企业进行了座谈。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尽管近年来通用航空运营业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对标民航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发展的殷切期望,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诸如低空空域改革进展缓慢、通用机场建设严重滞后、地方政府发展通用航空的思路不够清晰等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国际经验表明,通航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与公路、铁路等传统运输领域相比,通航投资低、占地少、可实现绿色出行。在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发展通用航空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和消费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我着眼于服务国家大局、满足人民需求,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通航发展困境,今年两会提出了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扶持新业态发展等建议。就民航而言,今年我们将加快通航机场和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广四川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改革、黑龙江军民航联合审批飞行计划等试点成果,尽早实现通用航空“低空一张网”,积极支持通航企业拓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当然,也希望相关部委继续形成合力,提高飞行计划审批效率,力争3年到5年内建设2000个通用机场,共同扶持新业态发展,推动通用航空拉动万亿元以上规模消费市场。
补齐应急短板 提升处置能力
问:今年两会期间,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请问民航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今年疫情暴发以来,民航统筹民航安全运行与疫情防控,通过一系列紧急措施,有效阻击疫情通过民航途径传播扩散,圆满完成各项应急运输任务。同时,最令人欣慰的是,全行业按照防“忙”中出乱,防“闲”来麻痹,防“慌”中出错的要求,开展“抓作风、强三基、守底线”安全整顿,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深入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实现了今年春节以来我国运输航空严重征候“零发生”。截至4月底,我国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16个月、8287万小时,保持了安全平稳态势。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对疫情危害性预估不足、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是目前民航深化改革的十项能力建设任务之一,我们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强化应急处置指挥体系、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创新应急处置政企合作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突发重大疫情下的行业应急响应体制机制,加快推动行业构建基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反应果断迅速、主体责任明确、科学规范有序、保障服务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行业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