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0-05-16 09:45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市场环境中,行政审批制度是关键,也是重要抓手。针对民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细则》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工作方向。近年来,民航持续清理各类审批事项,通过取消、下放、联合审定、前置改后置、清单管理、简化流程等多种方式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疫情防控期间,民航局积极调整审批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办理、非现场办理、合理安排现场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直接延期或换证等多种灵活方式开展审批,确保民航生产运行平稳有序恢复。

  《细则》在民航审批制度改革方向上,突出“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原则。对于已取消的审批事项,明确民航有关行政机关不得以“备案”“注册”“认定”等任何形式变相审批;对于保留的审批事项,通过取消、下放、整合实施、“证照分离”试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等方式,持续进行缩减和优化。目前,民航局从便利申请人的角度,正在研究将疫情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作为今后常态化的工作方式固定下来,将民航全部49项审批事项按照“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其他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办理环节”三种优化审批方式进行梳理,加大“放管服”力度,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

  03

  打造公开、透明、高效政务体系   

  创新行业监管方式

  Q:政务服务水平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和态度,此次的《细则》对政务服务提出了哪些要求,有何积极作用?

  政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政府执政能力的好坏,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能直接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是行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此次在《细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扣政务信息化、政务标准化、政务公开三项关键任务,按照“三步走”的思路打造公开、透明、高效的民航政务运行体系。

  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细则》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提出建设民航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民航信息整合共享交换平台工作任务,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系统和制度建设;提出实体大厅要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提供一站式服务,线上的办事系统与线下的大厅要互相融合等。通过打造信息化的“网上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打破“信息孤岛”,使网上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在政务标准化和政务公开方面,提出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要求将行政职权、审批服务、办事指南、行政执法等履行职责的政务活动事项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透明和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让企业和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为更好地完成这三项目标,《细则》提出“三步走”路线图。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受理、办理、反馈、查询,建立民航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将民航现有的各业务办理系统与平台对接,各政务服务事项都统一到平台中,实现“一网通办”。二是民航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执法信息在民航信息整合共享交换平台上实现数据汇聚和信息共享。三是推进民航信息整合共享交换平台与全国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对接,实现行政许可、备案、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用管理等信息归集至全国指定平台,从而实现跨业务领域、跨层级、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提高行政效能和行业管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和群众干事创业营造更加便捷的办事环境。

  Q: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客观上促使政府创新行业监管的新方式,《细则》中明确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具体将如何实现?

  公正公开、简约高效的行业监管体系能够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营商环境健康发展。近年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对民航行业监管都提出了新要求。《细则》在创新和规范行业监管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制度要求。

  首先是要推动落实“互联网+监管”。《细则》确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行业监管执法系统(SES)建设,推动监管系统建设以及各业务监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目前,SES系统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并实现了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对接联通。目前,民航局正在启动SES系统二期建设,完善现有功能。另外,《细则》还提出要探索推进“智慧监管”。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权威解读 | 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民航市场环境——解读《民航优化营商环境细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