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对空导弹的战斗部爆炸后在客机机体上形成的贯穿性破洞
2016年9月28日,马航MH17客机空难联合调查组发布中期调查结果,认为击落MH17客机的山毛榉导弹来自俄罗斯。但立即遭到俄方的坚决否认。此后随着俄方与西方矛盾的逐步加深,俄方也就失去了继续支持调查组调查此事的耐心,此后再也未对调查组提供过任何协助。
乌克兰内政部公布了一段视频声称就是这辆车所载的山毛榉导弹击落马航客机
2018年5月,荷兰总检察院领导下的国际调查组,在俄方缺席参与调查的情况下,公布中期调查结论,指认俄军驻库尔斯克第53防空导弹旅列装的“山毛榉”导弹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对此,俄罗斯副总检察长尼古拉·温尼琴科指出,俄方不仅向荷兰提交了本国雷达数据,而且提交了能够证明乌克兰列装的“山毛榉”导弹击落波音客机的文件资料,俄方指出,击落MH17航班的“山毛榉”导弹属于旧式型号,是苏联时期生产并交付给驻乌克兰的苏军并在苏联解体后被乌克兰军队继承。而俄罗斯境内已经没有这种旧型号的“山毛榉”。但这一情报被调查人员无视。
2019年6月19日,由荷兰、马来西亚、乌克兰、比利时、澳大利亚五国组建的国际联合调查团发声明称,MH17空难发生时,3名俄罗斯人和1名乌克兰人负责把击落客机的“山毛榉”导弹运入乌克兰。由于这4人在这起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他们被控犯有谋杀罪。
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据称是拍摄到的东乌武装掌握的山毛榉导弹发射车,但只有一辆发射车,缺少指挥车和雷达车
调查团还公布了4名嫌疑人的姓名和照片,并认定3名俄罗斯籍嫌疑人皆曾为俄格鲁乌情报人员,另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曾在乌民间武装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担任“营长”。
调查组还表示,将对上述4人发布国际逮捕令,并定于明年3月9日在荷兰审理此案。而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法律均禁止向境外引渡本国公民,荷兰当局不会寻求引渡4名嫌疑人。无论这些嫌疑人是否现身,案件审理都将如期举行。但在被告人无法到庭的情况下举行审判,难免有点演戏和作秀的成分。
就在各方为谁是击落MH-17的凶手争执不休时,对马航MH17航班的遇难者相关赔偿议题尚未正式提上议程,虽然马航欧洲业务副总裁戈特曾表示,将先期赔偿乘客家属,但赔偿金的数额仅为每位乘客区区5000美元。
MH-17事件距今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此事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大白,反而在各方的争执之下变的复杂无比,除了证明MH17航班是被一枚“山毛榉”防空导弹击落以外没有得出任何令人信服的结论。随着事件的继续,也许遇难者家属将很难盼到真相了。
真相永远掩盖在大国角力之下。
一块能表明9M-MRD号机身份的残骸碎片
马航MH17空难收入空难纪录片《空中浩劫》第十八季第四集DeadlyAirspace绝命禁区。
9M-MRD号机性能数据
机型:波音777-200ER
设计商:波音飞机公司
乘员:2+1人+载员400人(最大)
长度:63.7米
翼展:60.9米
高度:18.5米
空重:1429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97560千克
发动机:两台普拉特·惠特尼PW4090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400千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905千米每小时
实用升限:13140米
最大载重航程:1074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