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军用航空 >

时间:2019-09-29 09:37来源:文汇客户端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当时,陈冬情不自禁地扭头看了一下座位右侧的舷窗,那是他期盼已久的美景:一半是深邃的太空,一半是蓝白相间的地球,两者相交之处是一道蓝莹莹的弧线。

三上太空的景海鹏问他:“爽吗?”

陈冬脱口回答:“爽!”


初上太空,失重的体验让人新奇和兴奋,但很快“空间运动病”接踵而来。因为失重,血液涌向头部,头晕脑涨,甚至眼睛都有点外突。幸亏“景师兄”已有两次太空飞行经验,帮助他慢慢适应了失重感。

“在您之前,我国航天员还没有第一次上太空就连续飞行33天的。您晚上能睡踏实吗?”记者问。

“开始确实睡得不太踏实,因为在太空,人其实站着、躺着、飘着是一样的。我们睡觉是钻进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站着睡,开始总觉得后背没有躺在床上的踏实感,感觉有点‘飘着睡’。但后来越睡越踏实了,一是白天工作排得很满,人也适应了,很快就能睡着;二是知道即使我们睡着了,地面飞控中心还有多少专家眼睛一刻也不眨地陪伴着我们呢。”

在这33天里,他俩既是航天员,又是工程师、科学家、医生、饲养员和农民等多面手。尤其是太空种菜的实验,填补了我国在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开展空间站更大规模、更高复杂度和更精确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技术验证与在轨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像电影《火星救援》里一样种土豆,我们种的是生菜。”陈冬告诉记者。

在失重环境下种植,怎样才能出苗,怎样才能提供合适的养分、水分,都是难题和挑战。早在地面的多次试验中,陈冬他俩就认真摸索体会,根据对太空环境的充分了解,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进行操作优化。在陈冬他俩的细心呵护下,生菜在“天宫二号”出苗了,短短几天就长到10多厘米高。在太空生长的生菜和吐丝成茧的蚕宝宝,吸引了全球很多青少年的目光。

就在飞船返航前几天,陈冬他俩突然遭遇了话音通信中断故障。“开始我呼叫飞控中心,没有反应,我还以为不在通讯区。隔一会再呼叫,还没有反应。”陈冬说,“我们就在摄像头前写下‘无线电通讯故障’,让地面科技人员看到。在与地面联手排故的3小时里,我们在镜头前非常镇定,还在手册空白页上写了‘我们很好,请你们放心’,来告知地面。同时,我俩一直在分析,是什么引起了故障,会不会引发其它故障,我们会不会提前返航?”

收听不到地面指挥调度的声音,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像断线风筝。景海鹏说:“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这是直面生死的挑战。


陈冬说:“我俩都相信我们的科学家和我们的飞行器,一定能把我们安全送回家。”

黄伟芬告诉记者:“他们确实表现得很棒!非常镇静,整个排故流程都是按照平时训练进行的,不慌不乱,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当语音通信链路恢复,陈冬和景海鹏相视一笑。

返回地球的经历同样惊心动魄,尤其是返回舱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穿越“黑障区”。

返回舱飞至距地面100公里高度后,逐步进入大气层。陈冬说:“当返回舱高速闯入大气层时,会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并在返回舱周围形成一个电离层,无线电通信中断了。通过舷窗,我先是看到火焰将飞船表面防烧蚀涂层点燃,剥落的红色碎片密集飞过,很快将舷窗全部覆盖变黑,但是能感受到返回舱的发动机仍在工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我和我的祖国 陈冬:祖国,我们要为您飞得更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