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军用航空 >

时间:2019-09-29 09:37来源:文汇客户端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则是更艰难的考验。航天员乘组被关在仅有7平方米的狭小密闭环境中,还要被“剥夺睡眠”72小时。黄伟芬告诉记者,72小时不眠不休绝对“不辅助药物”,但科技人员会密切监测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以确保航天员的健康不受损害。

“我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克服困倦,尤其是在第三天的凌晨四五点钟,尽管脑子是清醒的,但眼皮免不了打架。好在我们是3人乘组,大家轮流唱歌、讲笑话,终于把所有的实验和测试都进行到底了。”

然而,最“著名”的是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要求过载达到8个G,即人体自重的8倍。

陈冬告诉记者:“当进行8个G的超重耐力训练时,你会觉得这8个G压在你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上,甚至感觉你的脏器都临时‘位移’了,透不过气来。你明明没有哭,但泪水会不受控制地甩出去。”

正是因为对身心的考验极为严峻,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左手边都设有一个红色按钮,只要一按下它,过载立即下降。“我们都知道,只要按下按钮,人马上就舒服了,但梦想也终止了。所以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红色按钮。”

这是一支意志多么顽强的队伍啊!

如此“魔鬼式”的训练,还不是跨进航天员行列“门槛式”的考试,而是每年都必须通过的训练!

难怪人们都说,飞行员与等身的黄金同值,而航天员与等身的钻石同值。航天员的意志真的如金刚钻一样坚硬无比啊!


但如果认为航天员最大的挑战就是体能训练,那就大错特错了。黄伟芬告诉记者,航天员的整个职业生涯是个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和任务模拟、各种科学实验,以及发射场的人-船-箭-地联合检查等共有8大类100多个科目。而且航天员的所有操作必须绝对精确、万无一失,比如,神舟飞船与天宫的手控交会对接,陈冬就进行了1000多次训练。

“毕竟已经离开学校、参加工作10年了,要在很短时间里掌握这么多陌生的理论课难度很大。”陈冬说,“这对我们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那段时间,我们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双休日。航天员的教室里出现过2件趣事:一是大家都在教室后面站着上课,怕坐着上课犯困;二是教室里弥漫着风油精的味道,把任课老师熏得特别精神。”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飞行时间最长、航天员参与完成试/实验内容最多的一次,总数达38项。无论哪个试/实验,他俩都要在地面反复训练,确保飞行期间获得的试/实验数据可靠、有效。


我们的科学家和飞行器,

一定能送我们安全回家

2016年10月17日,盼望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凌晨1点多,陈冬起身开始做升空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和指令长景海鹏将驾乘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向太空。

当年,神舟五号升空时,火箭抛掉顶端的逃逸塔之后,发动机、箭体之间产生的8赫兹左右的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了令人难以承受的共振,整整26秒,人体耐受力几乎濒临极限。

“您乘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升空时,有没有遭遇这样的共振?”记者问。

“完全没有。经过航天科技人员攻关,从‘神六’起,这种共振现象就已经消除了。我们乘坐的火箭起飞非常平稳,甚至感觉不到很大的震动,就像坐太空版‘动车’一样。直到抛整流罩时才感到有点震动,飞船立即沐浴在阳光里,当阳光洒进舷窗,座舱一下子亮堂了。”陈冬说。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我和我的祖国 陈冬:祖国,我们要为您飞得更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