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19-06-27 18:05来源:临空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所以我们会看到,横向对比中国机场和国外机场商业面积的占比,我们基本上还是比较偏低的。我们可以投入的面积少,自然对于整个收入的创造就会低,这是面积本身的问题。

图:国内外机场商业面积对比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本身有一个好趋势,智能化是非常好的空间,我们有了很多智能化的手段之后,过去很多非保障型的空间其实是可以拿来利用的,同样的面积过去分了5%给商业,将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释放出来灵活配比。尤其对于一些新机场,在投建的时候,到底怎么做面积分布,这本身是一个可以值得考虑的问题。

另外的角度,结合刚刚说的趋势,随着中国将来航空出行越来越成熟,过去我们大家去坐飞机的时候都有一个体验,我们可能会想要提前2个小时出发,因为害怕赶不上飞机,现在很多人出差多了之后,都会掐点过去。

总的时间上会减少在机场停留的时间,因为过去2个小时的时候,有大量的时间是在登机口等待,消费者的成熟本身会带来在机场停留时间的减少。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因为智能化本身,我们在一些非必要环节,比如说安检、值机的时间在减少。

国外我们也做了一个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旅客真正在机场可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本身并没有减少,这对于我们做商业是好事,因为旅客有了可支配的时间,才会有在这里消费的意愿。当然这也说明对整个智能化还是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另外,其实对于大多数旅客来说,他在机场购物和在购物中心购物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在购物中心购物的时候,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感性+理性的行为。但是在机场里面,首先是冲动型消费,很多人买东西会想着我今天飞走了之后可能就不会回来了,所以看好了会去买,但同时他又会面临一个问题,也不知道飞机起飞还有多长时间,离登机口还有多久,他会有压力。

什么人会去买呢?他有足够的时间,他也知道他有足够的流程,知道将来很顺利,而且周围的整个体验非常愉悦,他的购物倾向性、消费倾向性会很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怎么合理的去配置集中的消费区域,到底把它放在哪里,放在安检之后还是安检之前,放在登机口旁边还是集中做一个安置,这些都会影响到旅客心理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消费的潜力。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时间之外,有没有办法投入一些娱乐设施,让他感到开心,他虽然不一定开心就会直接付钱,但他可能会觉得,在感到放松的情况下,会更多的考虑要不要做一些消费或者体验。

机场零售的启示

李雷表示,从人的角度来讲,因为将来中国旅客的出行会非常多样化,会有很多新的、不同的细分出现。过去机场做商业的时候,服务的是比较同质化的一些人,只需要用一个标准来服务他们就行了,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得理解客户是谁,他们到底有什么需求。

将来对于机场而言,本身对于机场旅客数据的掌握,他到底是谁,他想来这里干嘛,他有哪些需求,他有哪些痛点,这本身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国内已经有一些机场开始在做了,但是还没提到真正比较重要的高度。

其实如果数据真的重要的话,可能机场有一个分支是专门去研究客户数据的,国外像樟宜、慕尼黑相对来说做的就比较明显一点,有了这个数据之后,本身机场是可以改善供给的,可以做精准的匹配,以及提升更多的黏性。

第二个从货上来讲,旅客断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间隔了一层在一些大的免税运营商那,其实机场并不清楚客户,也不了解品牌,将来这些品牌和旅客都需要跟机场产生合作。

但问题是,机场怎么建立能力,怎么能够管理好他们,这是机场方面要去思考的问题。

从整个硬件布局来讲,机场怎么合理布局商业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客在机场的体验,以及旅客是不是愿意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和消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整个布局上来讲,我们要去考虑有了旅客的信息之后,要了解他的整个消费动向,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旅客,他可能会走一个什么样的流程,会决定我们到时候整个的内部布局,怎么样持续的最优化。

  图:机场空间优化

第三个从整个服务上面来讲的话,我们用智慧化的数据去打造这样一个更加软性的,驱动整个体验的提升,从而把整个机场的商业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吻合未来10年的一个黄金商业发展周期。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人、货、场三大维度 聚焦机场零售变革与启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