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场围界安防系统发展背景
机场围界作为机场飞行区与外界隔离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维持飞行区良好秩序的需要,担负着保障飞行区安全的重任。追溯机场围界安防系统的发展背景,可概括为图1所示的发展进程。
图1 机场围界安防系统的发展示意图
第一代:物理阻拦式围界安防系统。
早期机场飞行区围界安防体系采用“老三防”的方式,即采用“物理围界阻隔(如单/双层金属围栏或砖墙并附加圈刺滚笼等)、远程闭路监控(无预警和报警功能,仅靠人工远程判读)、人员出警巡逻”的传统模式。
物理阻拦式围界安防系统将机场飞行区与外界环境形成简单物理阻拦,同时需要配备全天候在电脑屏幕前实时监控和不定时现场巡检人员,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疲劳的工作模式极容易漏报目标。
我不困,我只是眼皮睁不开!
第二代:信号驱动式围界安防系统。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红外对射、激光对射、张力围栏、振动电缆、振动光缆、地埋式压力振动探测等多项前端探测技术涌现于机场周界安防系统中。
通过采用信号驱动的方式捕获报警入侵目标,能够及时进行入侵提醒和报警区域处置,但监测平台不能明确入侵目标具体是什么,而且系统受外界环境、恶劣天气状况等干扰严重,容易产生误报和漏报现象。
第三代:目标驱动式围界安防系统。
当前机场围界报警系统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多技术手段相融合的方向发展。随着围界报警系统技术研发的不断加深,目前国内市场上又增添了智能视频分析、雷达探测等新技术应用于机场围界。
采用目标驱动的识别方式能够明确入侵对象“是什么、在哪里、干什么”等重点关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防范作用效能。
2. 机场周界安防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场周界安防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图二显示:
图二 机场周界安防存在的问题
3. 机场周界安防技术应用
目前的周界安防系统的探测形式,这里列出了下述这些,应用案例有南京机场、广东机场、西宁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等,有没有你熟悉的名字呢,快来看看是哪种原理吧!
4. 周界雷达智能安防报警系统介绍
航科院(中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机场周界雷达智能安防报警系统,集成了360°全景扫描毫米波雷达、视频监控等多种手段,能够实现可疑目标检测、自动追踪和预警等功能,如图3所示。
当雷达发现和识别可疑入侵目标时,智能监控平台将自动引导摄像头追踪和监控可疑目标的行动,从而能更精确的引导安防人员出警,极大提升机场安防工作效率。周界安防雷达不受下雨、大风、沙尘、雾霾、光线、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可以在恶劣条件下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极低的误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