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飞行员,是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把这份职业做好,我就满足了!”说到这里,赵洋目光坚定。
王薇惟:从开放自由的翻译“变身”令行禁止的飞行员
口头禅:“规定什么就要执行什么”。
和高考时就笃定自己要成为飞行员的郝璐不同,90后女生王薇惟想去北京、上海的学校,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在中国传媒大学影视翻译专业度过了四年时光。
电视剧里的飞行员很帅,身边也有很多飞行员朋友,大学毕业后,王薇惟自己去参加了东航的“大改飞”,不曾想,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2016年,正式到东航云南公司报到。
对王薇惟而言,成为飞行员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职场和学校的差别。在中国传媒大学时,作为影视翻译,学习和生活是开放自由的,但成为飞行员后,工作中必须学会“规定什么就要执行什么,做到令行禁止”。
不过,她对这种变化适应得很好,在一次驾驶飞机飞往大理机场时,遇到强气流,飞机颠簸得厉害,当时她作为第一副驾驶,和机长、第二副驾驶配合,顺利安全降落,心里想着,虽然大家如此努力,但是这么大的气流飞机还是颠簸的很厉害,乘客们会不会不高兴?哪里知道,飞机停稳好,客舱里所有的乘客都纷纷鼓掌,不少乘客特地要求乘务员转达:“你们的飞行员技术真不错!”旅客们的信任和鼓励,让紧张和压力交织的她突然感到特别欣慰,也让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责任和意义所在。
每次飞行,驾驶舱里毫无遮挡的紫外线直射是所有爱美的女飞行员们最需要忍受的考验之一。王薇惟的脸对此反应也挺敏感的,经常被直射的紫外线晒得又红又痒。不过,谈及飞行员生活中的这些苦与累,直率洒脱的王薇惟挥挥手表示为了梦想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谈起当下的愿望时,她忽然红了眼眶:“我刚刚成为飞行员时,一开始只能坐在机长后面观察。那时奶奶生病去世了。而我后来才从别人口中知道,我奶奶和她的老姐妹说过,要坐孙女开的飞机……”
生活中,难免有遗憾。王薇惟说,带着奶奶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做好每一次飞行,让每一位旅客都能舒适和安全抵达。
东航云南首位女机长李鑫
口头禅:我们的女飞当得起“高原雄鹰”的称号!
2012年,李鑫追逐着自己的偶像、飞行员父亲的脚步,正式成为“东航云南公司首位女飞行员”,那时,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机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女生同样可以当飞行员”。经过近7年的历练和沉淀,李鑫心愿成真,成为了“东航云南公司的首位女机长”。
“在东航云南公司,我还有10位飞行员姐妹”李鑫说,“许多人看女飞行员的眼光比较苛刻,也存在很多偏见,一个小错误就可能会被说‘果然是女生’,为了摆脱这些,我们付出努力比男孩子多很多。”
从首位女飞行员到首位女机长,一路走来李鑫所面临的考验无疑是最多的,“从前飞行部里没有女生,基本工作设施设备都清一色男性化,我身为女生第一次来这里工作肯定有很多不适应和不方便,但是我都不会说,我就觉得既然选择做飞行员,那我不比男生差,他们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我不会给别人机会说,我们女生做飞行员不如男生!”
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强烈的安全意识,牢固的章法观念,熟练的操作技能,精细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组织纪律以及健康的身体……这些品质和要求是成为一名合格机长必不可少的。近7年的历练,李鑫的身份除了成为机长,也成为了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双重身份的适应,李鑫切换自如,在双重责任感的压力下,李鑫对于这份职业的思考变得更加深远,“从妻子角色转变为母亲角色、从副驾驶角色转变为机长角色,两个角色都更加让我意识到更多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机长角色的担当,我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而这一切的一切是为了安全,是为了让每一个旅客平安到达目的地。!”
现在,公司里的女飞行员都想和李鑫一起搭档,在她们眼里,李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后辈不走弯路的经验,给予新的女飞行员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对于东航云南飞行部里的90后女飞行员,“大姐姐”李鑫骄傲地说:“本身女飞行员比男飞行员面对这份职业付出的更多,加上受到云南机场条件的限制,云南飞行与面临的挑战更多,可以说,我们东航云南飞行部的11个女飞行员都当得起‘高原雄鹰’的称号,都会以这个集体为骄傲和荣誉!我希望,随着大家对我们的了解逐渐深入,未来说到女飞,大家都会竖起一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