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月21日公布了2018年商业航空业安全绩效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民航2018年的事故率为每100万次航班1.35起(相当于每74万次航班中会有一次事故),低于前五年(2013-2017)的平均值1.79,但高于2017年创记录的1.11。
2018年,喷气式飞机机体受损的事故率为每100万次航班0.19起,相当于每540万次航班发生一次重大事故。这比前5年(2013-2017)的0.29的改善率有所改善,但仍不如2017年的0.12。在机体受损的事故中,共有11起致命事故,乘客和机组人员有523人死亡,相比之下,在过去的5年期间(2013-2017)平均每年发生8.8起致命事故和大约234起死亡事故。考虑到航班数的大幅增长,实际致命事故发生的概率还是下降了。当然,这一数据还是难以民航超越史上最安全的2017年。2017年,该行业发生了6起致命事故,造成19人死亡,创历史新低。
IATA首席执行官德朱尼亚克表示,去年,约有43亿乘客安全地乘坐4610万次航班。“2017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剔除2017年,数据告诉我们飞行正变得越来越安全。例如,如果2018年的安全水平与2013年保持在同一水平,则会发生109起事故,而不是62起; 并且会发生18起致命事故,而不是实际发生的11起。”
“飞行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长途旅行形式。根据这些数据,平均而言,乘客每天乘坐航班,要241年才会遇到一起死亡事故。我们仍然致力于实现每次飞行起飞和安全着陆的目标。”德朱尼亚克补充。
(2018年全球民航安全绩效表)
按运营商所在地区划分的喷气式飞机机体损失率(每百万次航班):
(2018年,非洲、欧洲、中东、北亚都是零机体受损事故)
按运营商所在地区划分的涡轮螺旋桨飞机机体损失率(每百万次航班):
(值得一提的是,涉及涡轮螺旋桨飞机的事故占2018年所有事故的24%和致命事故的45%)
从上述两表看出,2018年,无论是涉及喷气式飞机还是涡轮螺旋桨飞机,中国所在的北亚和欧洲的航班都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