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为祖国奋飞——记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特级飞行员郝井文
初冬,空军某机场,天空破晓处,霞光万丈。迎着朝阳的方向,一架架银色的战鹰呼啸而起,飞向祖国辽阔的领空……
这是郝井文带领团队遂行的又一次战斗起飞任务。
入伍20多年来,千百次这样的起航和返航,郝井文早已习惯——作为中国军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国家使命”。
郝井文,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他是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金头盔”获得者,更是人民空军歼击机首次飞越对马海峡的编队长机。
飞越高山大海,守护万家灯火。近年来,郝井文着眼制胜空天培养飞行人才,带领部队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等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金飞镖”,居全空军之首。
郝井文,以实际行动奏响了人民空军在新时代的强军战歌——为祖国奋飞,为新时代护航。
备战之思:在大国空军的换羽重生中爬坡转型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世纪末以来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使现代战争进入了全新作战样式——精确制导,电子干扰,隐身战斗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的两枚“斯拉姆”导弹,诠释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能:第一枚导弹把目标墙体炸开一个洞,第二枚导弹穿过此洞后爆炸。
“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震惊世界。
适应现代战争的形态变化,上世纪90年代起,人民空军开始了换羽重生之路。1994年入伍的郝井文,恰逢其时。
2001年,郝井文受命改装先进战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对这个跨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飞行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一次质的蜕变。
“2008年,我们就开始融入到体系当中去。”从那时起,郝井文意识到,除了对装备挖潜,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更是“体系”的较量。
同年,《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称:“经过近60年建设,空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由此,向“体系”和“联合”转变,已成为人民空军建设攻防兼备大国战略军种的转型共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军特级飞行员郝井文:战鹰,为祖国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