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我国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官员向媒体透露,正式与我国签署了第二批次苏35战机的购买协议。此前第一批的35架战机,目前已经全部交付中国。此次签署的第二批购买协议为30架,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将采购100架左右的苏35。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国人和军迷们的关注,如果说之前采购苏35,是由于我国的歼16、歼20还在试飞阶段,那么现在国产战机已经毫不逊色于苏35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大量采购俄罗斯战机呢?
大家都知道,我国采购的第一批苏35战机,是与俄罗斯经过了长达数年的谈判才获得的,当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117S发动机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老旧战机进行更新换代。
此次珠海航展上,歼10B换装矢量发动机大秀机动性,歼20也被杨伟总师证明已经换装矢量发动机,再购买苏35,就显得得不偿失。
据悉,此次我国之所以还要大量的采购苏35,主要是由于歼20、歼16国产战机的产量一直无法提高,目前这两款战机的生产速度在每月一架,截止到目前,已经服役的歼20不超过30架,歼16不超过50架,这对于还有数百架老旧战机需要更新的中国空军来说,实在是太慢了。
而反观我国周边的韩国、日本,首批F35战机都已经到货,日本更是购买了生产线,以每月2架的速度生产F35。给我国空军的压力极大。
而苏35,是我国目前能够购买到的最先进的战机,在性能和价格上也都是我国可以接受的。所以,在国产战机量产速度无法提升的前提下,购买苏35,是我国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