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国家鼓励航空金融和飞机租赁业务先行先试。2009年12月,刚成立两年的工银租赁,以保税租赁方式为南航引进2架波音B777-F货机。这是全国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时至今日,工银租赁已成为标杆飞机租赁公司。截至2017年末,工银租赁的租赁资产中航空金融板块占比39%。
飞机租赁是国际市场最标准、最专业的租赁业务板块,主要分融资租赁(直租、回租)和经营租赁两大模式。其中,经营租赁模式较为主流,由租赁公司购置飞机租给航空公司运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租约期满后,航空公司可继续租用,也可换新。下转5版
(上接1版)其好处在于,“可以降低承租人的现金流压力,同时避免残值风险,承租人还能灵活调配运力。比如,航空公司可据业务情况调配机队数量等。”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
娄怡解释:“飞机或者船舶资产进入承租人报表,会是一笔非常大的负债。如果负债率过高,不利于企业经营。”但对租赁公司而言,持有这类资产相对安全,因为估值完善,流动性也好。
由于涉及资金量庞大,目前国内多为中国银保监会(原银监会)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此类业务,比如工银租赁、招银租赁、国银租赁等。依靠牌照优势,这些公司可通过同业借款、发债等多个方式获取资金,且资金成本较低。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内有17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总资产规模超过2945亿元,总飞机保留架数约1002架。在业务模式方面,经营租赁占比超过80%。
在船舶租赁方面,截至2017年末,国内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船舶租赁业务,总资产规模超过1511亿元。其中,以经营性租赁、境外业务占比高。
向国际水平看齐
不过想做飞机这门“空中”生意,首先门槛就不低。充沛的资金来源、专业人才队伍、与制造商的合作关系等,都决定着中资租赁公司水平能否向国际巨头靠拢。
娄怡表示:“要做飞机资产,租赁公司首先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融资价格越低越好。”这就决定了只有金融租赁公司才玩得起此类业务,部分实力强大的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成本可以低至2%。
专业化人才也是标配。以飞机租赁业务为例,不仅国际采购环节复杂,之后还有租后管理等,处处都得配备专业人才,刚入行的公司其实很难介入。
与国际租赁巨头相比,中资租赁公司的一个差距在于议价能力不足,导致飞机购置成本高,进而削弱盈利能力。娄怡说:“飞机资产都是以美元交易,与欧美租赁公司相比,我们跟波音、空客采购,价格还是偏高的,毕竟我们是后来者,涉足这一领域只有十年。”
不过,考虑到租赁行业“融资+融物”的本质特性,中资租赁公司主要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比如支持电力、高铁等设备融资,而国际租赁巨头基本不碰这个领域。
同时,在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等时代机遇,也为中资租赁公司带来增量市场。
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发展要重点强化专业性,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做实资产管理,提升综合服务实力。他同时指出,迫切需要外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比如完善融资租赁监管、税收、法律和行业政策等,推进债券、各类衍生品市场的深度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