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联酋航空在迪拜国际机场为旅客推出了世界第一个“生物识别通道”。
该系统尚在测试阶段,目前主要用于从值机、休息室到登机过程中的各种检查,面向乘客的测试将在不久之后推出。
该项目主要使用人脸和虹膜识别技术。
智能隧道(Smart Tunnel)由阿联酋航空与迪拜居民与外国人事务总局合作开发,可在无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管理乘客通行。
阿联酋航空认为,最初为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提供的“生物识别通道”可以加速并改善机场体验。
未来,该技术还可用于定位可能错过航班的乘客。
阿联酋航空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使系统服务于所有乘客,甚至还可能拓展到其他机场。
其实,生物识别登机已经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的卡拉斯科国际机场(Carra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投入应用,南美航空的乘客登机时无需出示护照或登机牌。
该技术使用面部扫描,自2016年以来就成为使用生物识别边界管控的应用实践。
此后,机场运营商Corporacion America和技术提供商Vision-Box还计划为50个机场提供生物识别认证的无缝旅行体验。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也在测试生物识别技术,不仅用于机场管制,还能服务租车、邮轮,旅游社和酒店等场景。
目前,包括美国航空、希尔顿和地中海邮轮等各大业内公司都在与WTTC合作无缝旅行者之旅(Seamless Traveller Journey)项目。
该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将于2019年推出,往返美国达拉斯福斯沃思和英国伦敦的旅客将有机会在机场、租车和酒店入住时体验生物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