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澳大利亚空军的C-17运输机,装载M1A1主战坦克。
而和其它国家不同,美国走的是"把战略运输机战术化"的另一条道路,其最终产品就是能够装载主战坦克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但在苏联解体,大对抗情境消弭的后冷战年代里,耗资昂贵的C-17显然没能做到全面替代C-130,后者便在改进后服役至今,成了美国空军一直难以解决的"瓶颈"。
图为制造KC-390运输机的巴西航空工业厂房。
事到如今,C-130在国会和五角大楼眼中已经"根深蒂固",要耗费巨资去开发一款新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已经不具备操作性。
但波音并购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同时,KC-390运输机已经完成了研发工作。这款载重达到26吨的飞机从成本和体量角度上都非常适合作为C-130的后备替代者,而波音的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更有助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降低KC-390的价格——反过来说,波音公司的军贸产品线也需要一款能够和空中客车、洛克希德马丁等竞争对手平分秋色的中型运输机,倘若KC-390最终能够打动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那么它风靡全球,完成对其它"新中运"的弯道超车,也是可以预期到的结果。(利刃/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