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党委副书记,他全力配合党委书记工作。他始终坚持“国企姓党”原则,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践行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要求和所党委“抓党建、把方向、带队伍、扬正气”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他积极参加党委研究讨论“三重一大”事项及其他重大问题,确保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较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研究所治理两者有机结合,并取得较好成效。2017年沈阳所领导班子被评为集团公司“四好领导班子”。
激发创新活力。他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将科技创新视为引领研究所转型跨越的第一动力,从战略项目、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五个维度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开展首届“飞鲨奖”评选,对在技术攻关、型号项目研制和产品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团队和个人予以重奖。他完善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预先研究项目奖励办法、科技奖励办法等制度,设立“创新生态圈”,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举办“模拟空战对抗大赛”“3D打印创新设计大赛”等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全所职工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营造了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夯实发展基础。他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发展的“七类问题”进行整改,并取得较好成效。面向未来型号的研制需求,他将2017年作为“流程建设年”, 全面启动研发流程建设。他主动应对集团公司军品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健全主机所军机项目管理体系,组建“大项目办”,强化对型号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他构建专业发展和型号推进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分线建立了技术带头人队伍,对型号系列技术带头人探索实施去行政化,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人才管理机制。
加速人才培养。围绕战略发展需求,严把入口关,多元化引进人才;调整职称评审办法,促进人才流动,激发科研活力。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制定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在职称评聘中为预研和创新人才单设职称评审组,畅通创新型人才成长渠道。实施人才跟踪评价,调整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员工岗位管理办法,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务实肯干 率先垂范
深入一线,是刘志敏的工作作风。他经常前往一线,到设计、试验、外场保障工作现场,送去温暖与关爱。他常常带队走访部队, 倾听官兵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他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影响制约发展的瓶颈,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
为了加强外场保障、实现由“保装备到保战斗力”的转变,刘志敏勇于担当,矢志全力打造“钻石级”外场服务品牌。他深入部队,带领相关人员仅在一年时间内,20余次走访部队官兵,了解空地勤人员的需求, 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外场保障快速反应机制、空地勤新型培训体系、大修保障新举措,一项项举措,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 见证了沈阳所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努力与贡献。
他平和、平易,谦逊、果敢。无论职位怎样的变化与升迁,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公正敬业、廉洁奉公,是他的做事原则; 待人和蔼、和谐包容,是他的为人态度。他给人的印象沉稳大气,睿智刚毅,思路清晰, 做事公正。他,用行动赢得了干部职工的敬重和信任。
在刘志敏和所领导班子带领下,沈阳所成绩斐然。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集团公司“阅兵保障”突出贡献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多项荣誉。
30年寂寞坚守,30载不懈追求,刘志敏在航空领域里激情前行,用行动践行着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在成绩面前,他无暇顾及已有的光环与荣誉,仍是那么谦虚、那么低调。他将和沈阳所全体干部职工一道,再铸沈阳所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