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以下简称美航)宣布计划在10月取消芝加哥与上海之间的直飞航线。今年5月3日,美航就曾宣布10月份之后将停飞已经运营8年之久的北京-芝加哥航线。
中美航线曾经被誉为全世界最赚钱的跨洋航线之一,一条航线的利润相当于两三条国内航线。而且,过去几年出境游急剧升温,前往美国的中国游客数量顺势飙涨,各大航空公司都在争相开通国际航线,为何美国航空无利可图以至于黯然退场呢?
航家作者李渊:“国际靠两舱、国内靠经济”是客观市场规律,远程低成本模式也是在极高密度座椅和采用新型客机情况下实现,且就目前情况看来不是主流;枢纽轮辐是指各城市向枢纽输送国际中转客源,这仍然是国际航线最有效率的运输方式,由于中国没有足够的客源开通点对点航线,因此我国航企的国际航线还没有发达到去枢纽化的程度;地方政府对国际航线进行补贴实际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硬来”行为,况且,地方政府普遍缺乏收益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航空公司对包机航线也是撒了种子不管、放任生长的状态,收益如何不必多言。
航家作者蒋由辉:美国航企停飞中美航线不单是经济行为,很有可能与中美两国政府的态度有关,停飞航线能否重启还需要看后续中美关系的变化。
航家作者林智杰:近几个月,中美航空市场已经计划停飞6条航线,其中美方停飞5条(美航:上海-芝加哥、北京-芝加哥,夏威夷航:北京-檀香山,以及去年达美航空:杭州-旧金山、西安-旧金山),中方停飞1条(国航:上海-圣何塞)。我认为停飞中美航线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航空燃油价格大涨,7月航空燃油价格已经比去年上涨了40%,洲际航班的燃油成本压力比国内航班更大;二是中美贸易战可能会影响商务出行,旅游签证也可能会受到波及,出行需求增长将放缓。
而美方为何先“挺不住”呢?一是中美航空市场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中国出境游,但中国游客还是更倾向于购买国内航空公司的机票,更习惯于乘坐本国航空公司的航班,美国航空公司的受益并不大;二是美国航空公司更多考虑短期财务数据;再有,美联航曾在去年把亚裔旅客强行拖下飞机,很有可能造成亚洲旅客认为美国航企对待乘客服务态度恶劣而不坐他们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