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称,驻台北办公室主任温德尔-明发尼称,文章称2017年是一个关键年,中国在战机发动机研制机上已获得有巨大突破,18吨推力的WS-15的研发成功,中国就会正式宣布,中国歼-20已通过试验正式开始批量生产!
中国为中国歼-20量体的发动机WS-15,已经成功运转试车,各种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了,最大转速达到或超过了100%。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歼-11、歼-10是配备由俄罗斯购进的AL-31发动机,而中巴联合研制的类似美国F-16级别的JF-17战机,则是配备俄米格-29战机所用RD-33发动机的升级产品RD-93发动机。与此同时,中国军工随之也开始仿制一种类似AL-31F的发动机,既WS-10发动机。通过努力开研制属于自己风格的WS-10A和WS-3以替代RD-93型发动机。
歼-20获得的技术突破无疑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在“太行”这一等级上的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已不存在瓶颈,其将快速成熟并装备中国空军现有第五代战机,从而失少保证中国已全面掌握第五代战机技术。另一方面,中国已具备独立研发140至170千牛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而对发动机与喷口技术的成功整合则显示,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内轻车熟路,之前的技术积累已经足以支撑中国发动机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新型歼-20采用了类似F-22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同时,雷达罩与机身的差色处理也预示其已经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而已这两项改进为标志,中国不仅完全摆脱了俄制战机风格对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首次实现了对自身与西方技术的有效高端整合,由此真正产生了完全独立于美俄之外的第三种高端战机风格。来源:大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