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军用航空 >

时间:2018-05-29 18:22来源:中国航空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也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在与美军战斗机对峙驱逐战中占据技术优势的战斗机;

 


歼11(苏27)

而后续苏30的引进,让中国空军第一次拥有了靠谱的中距离空战利器,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苏30是我国唯一可以抗衡敌对航空力量的战斗机,

也是我国建立空中蓝军的物质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30对于我国空军的实际意义还远大于苏27的引进。

 


苏30MKK

不仅如此,苏27系列的发动机成为了驱动了我国自主的歼10乃至歼20的可靠动力来源,

如果不是当初苏27的引进,很难说歼10会不会步它前辈的后尘,因为发动机的问题而下马,

虽然AL31系列发动机在现在看来毛病缠身,

但至少加快了我们的歼20项目,为后续WS15的装机赢得了时间。


99M

中俄航空技术合作的转折点应该就是歼10B项目了,

在改进歼10的计划中,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一方面引进了全套的俄罗斯航电来改进,另外则自主开发我们最新的航电系统。

只是谁也没想到,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大批俄罗斯航电最后测试性能还不及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航电,

而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装俄罗斯航电的就改成了歼10B,

而我们自己的航电改装的就是歼10C型了!

 


歼10C

当我们不再要求苏35进行汉化时,

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俄罗斯的航空技术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是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可惜只是在于苏35终于解决了长期困扰苏27家族的软骨病,

引进它,可以为国内改进苏27提供一种真正有效的思路,说到底,更多的是为某些慎之又慎的企业买单而已!来源:西西弗斯的投石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俄航空技术合作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