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中国廉航春秋航空公司7月份从上海到香港的往返票价为186美元,而东方航空同样日期、同样航线的票价是258美元。
据了解,亚洲航空希望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航空旅行市场,改变中国航空业态。
但根据航空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威尔·霍顿说,中国三大航空公司拥有最好的降落空位。此外,航空公司按规定不能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走飞行员。霍顿说,像亚航这样的外国廉价航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其市场目标。
此前有报道称,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计,中国的航空旅行需求增长强劲:中国人2035年将飞行13亿次,2015年的数字为4.83亿次,到2024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市场。
低成本航空联盟优行联盟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考恩说,在2014年旨在鼓励廉航发展的改革后,廉航在中国的吸引力正缓慢提升。
考恩说,这些改革取消了最低定价规定,令低成本航空公司能够提供低于传统竞争对手的票价。这些新规定还降低了郑州等省会城市的机场费用,并提高了机群规模的上限。
报道称,虽然廉航可能会影响中国国有航空公司的生意,但考恩说,政府正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中国各地的几十个新地区性机场,因为许多中小城市更适合发展廉价航空,将这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引入这些新建机场可以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
亚洲廉价航空发展给中国航企带来哪些启示?
总体来看,“低成本运行”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我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但从航空公司的服务策略与战略转型实践来看,未来5年,由于国际竞争的需要,以及国内需求的满足,我国航空公司的“低成本运行”步伐将持续加速。
一是在国家实施“放、管、服”相结合的改革策略下,行业深化改革为低成本航空带来了发展机会。深化改革的初衷就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解决行业发展的难点与痛点问题。
民航业也需要行业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航空公司加快创新与战略转型的步伐,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与产品结构,进而有效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运输需求。
二是提高城市经济辐射能力与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需要低成本的通达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还是自由贸易区建设,或者是京津冀协调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都提出了通过“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和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要求。
三是城镇化建设与综合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廉价航空市场机会与发展空间。事实上,根据国际航空行动组织与牛津经济的研究,由民用航空运输服务引领的通达性提高,能够促进流量经济与速度经济效应,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通融。
最后,是国家消费升级战略提出的多层次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需要。在现行的度假安排与政策框架下,由于旅客在旅行中存在明显的时间约束与成本控制需要,其对区域通联与廉价航空服务的要求较高。
在全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有着巨大的廉价航空市场,并且也在逐步改善廉价航空发展的条件。在各航空公司纷纷寻求变革,运用移动智能改善“低成本运行”的环境下,有着“亲民价格”的无修饰服务和低成本商业模式将很快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廉价航空服务也必将在我国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成为重要的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