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传闻,苏35S上的雷达百公里处就能探测到F22战斗机,实际上这没啥意义,苏-35S那个百公里发现F-22,概念就跟THAAD的雷达能探测弹道导弹两千公里一样,说得简单点,就相当于预先知道你从哪个方向过来,然后拿着手电筒照你,照到了,就算探测到了,以牺牲探测范围为代价换取探测距离,实战中没什么用。
上图所示,苏35S发现F22战斗机的距离为36km,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呢?首先F22的高速飞行速度是超音速的,一言不合就能飞个2马赫给你看看,反应时间仅有1分钟上下,你发现它有啥意思?36公里够干啥的?你认为F-22会傻等着苏-35S打它吗?哪怕F-22不主动攻击苏-35S,F-22被锁定后,也是有告警的。
假设F22和歼20空中遭遇,实际上情况更糟糕,隐身性能在两架隐身战机的遭遇中几乎没啥意义。歼20假如5公里发现了F22,F22于10公里发现了歼20实际上也没啥实质优势。所以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拿着五代机这么比吗?这就是对五代机的空战模式有误解。五代机不是用来和五代机拼消耗的,通过技术优势,压缩敌方防空圈和进攻作战半径才是五代机干的活。当然,抵御五代战机也是其任务之一。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年代的空战已经不是战斗机与战斗机之间的问题。而是协同作战、优先打击、数据链共享的信息整合时代,一架战斗机甚至可以充当轰炸机、预警机来用。而五代机的优势,也绝不单单体现在个体上,还体现在团队作战中,譬如利用其隐身优势先发现、先预警,间接提升四代机的打击和生存能力。来源:军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