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河北机场集团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严守安全底线,狠抓服务品质提升,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强化经营管理,提高保障能力,并使省内机场协同发展初见成效,空铁联运、空陆联程、空空中转等产品日趋完善,运输生产实现稳步增长。
推进融合体制机制文化对接
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伊始,河北机场集团紧抓协同发展机遇,在安全服务、经营管理、航线网络、企业文化等方面与集团公司实现了体制机制的精准对接,为河北机场集团战略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托管整合工作中,河北机场集团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河北机场集团对接工作方案》《河北机场集团落实<托管协议>任务分解表》和《河北机场集团托管对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准确把握着力点,推动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压到底。在实践中,围绕安全服务、运行管理、协同发展、航空大众化等工作出点子、找对策,真正把对接整合工作的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河北机场集团要求各专项对接部门认真系统学习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安全运行、服务保障等方面规章制度,做到准确对接、覆盖到位。派出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80余人,到集团公司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专程培训学习,强化认识和深化理解。在实践中,河北机场集团认识到,全面完成对接整合工作,首先是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的共融。河北机场集团把企业标识、文化主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与集团公司统一,将原有“家合文化”与“国门文化”对接融合,确保在文化传承基础上实现“四统一”要求,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入眼、入耳、入心。
结合自身实际,河北机场集团在战略、制度、文化以及工作流程等各方面与集团公司实现深度融合,对接工作取得扎实效果。截至目前,新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管理制度》、《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28项,修订《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节能减排管理规定》等制度13项,共完成各项制度对接41项,专项对接工作中的110项分解任务基本完成。
重点突破安全服务管理提升
思路一变,天地宽。通过对标集团公司安全服务标准,围绕管理流程再造,对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调整优化,石家庄机场安全服务体系实现再造升级。
河北机场集团积极贯彻集团公司“3-3-3-6”安全工作思路,逐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差异化理解和实施上更加清晰。例如,在风险管理中推出了“两单一档案”工作制度。2016年至今,共发布安全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信息58条,跟踪各单位风险管控措施50条。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安全责任拼图和安全网格化”工作,逐步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此外,河北机场集团逐年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 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累计投资1.88亿元,有力夯实了安全基础。
河北机场集团牢固树立“真情服务”理念,服务品质显著提升。2016年7月,石家庄机场加入国际机场协会ACI,邀请第三方咨询机构每月开展ASQ旅客满意度问卷调查,每月、每季度对测评成绩进行分析比对,并将ACI相关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实施绩效考核。石家庄机场ASQ成绩由最初的4.41分上升到4.63分。全球机场排名由第61位上升到第42位。2017年6月,河北机场集团完成了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机场现有母婴室的升级改造。这是河北机场集团践行“真情服务”,完善服务措施的又一重要举措。
沐浴着党的十八大春风,河北机场集团运输生产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2017年1—8月,河北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667.97万人次、同比增长32.5%,其中石家庄机场完成602.57万人次、同比增长29.0%,秦皇岛机场完成22.66万人次、同比增长48.0%,张家口机场完成38.47万人次,同比增长77.4%,承德机场完成4.26万人次。特别是在非航业务也呈现迅速发展势头。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1月,陆续成立河北空港贵宾公司、广告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机场商业公司等三个专业化公司。2017年上半年,贵宾、广告、商贸餐饮等业务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6.6%、59.1%和22.6%。
携手发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新机场并做出重要指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关切”之一。如何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多式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成为推进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必要条件。
河北机场集团积极谋划空铁联运,为疏解北京地区航空旅客提供有力抓手。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定机场站正式运行。石家庄机场在高铁正定机场站设立候机楼,实现购票、值机等全方位服务。2013—2016年,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分别运送旅客15.6万、22.5万、25.5万、41.2万人次,年均增速超过40%,其中进出北京地区的旅客占比近30%。2017年1-8月,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客流量达到44.5万人次,同比增长75.6%,预计全年客流量将突破60万人次。
河北机场集团持续发挥城市候机楼的作用,打造经石进京航空旅游新线路。2017年,石家庄机场进一步完善了北京西客站城市候机楼服务功能,设立德州、阳泉两座城市候机楼,异地城市候机楼达到14座,旅客直通车线路达到16条。高铁、地面直通车和异地城市候机楼组成的集疏运体系辐射区域覆盖冀中南及相邻省份城市近7000万人口。下一步,河北机场集团将继续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旅行社合作,开发“河北 北京”的旅游产品。
河北机场集团将发挥地面交通优势,为服务和建设雄安新区提供有力支撑。雄安新区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未来的重要核心区,同时也是打造京津冀机场群的一个新的有力支撑点。石家庄机场距离雄安新区150公里,高铁45分钟。目前,石家庄机场在保定市区、容城、定州、安国、高阳、白沟等地,开通了6条直通车线路,设立了4个异地城市候机楼,雄安异地城市候机楼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精心谋划加速推进“两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大蓝图,正从梦想照进现实。河北机场集团从石家庄机场的功能定位出发,提出了“1-2-3-2-1”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航空大众化”和“北京门户机场”两大战略实施,实现“品质发展”。
差异化定位、错位经营是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关键。石家庄机场作为民航局认定的首个航空大众化试点机场,着力发展低成本航空。2012年,石家庄机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载客量占到总数的27%。2017年,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载客量占比达到48.6%,五年间提升20多个百分点。2017年1—8月,石家庄机场低成本航空公司载客量达到292.94万人次,入驻运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达到7家,执飞航线47条。
疏解首都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是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石家庄机场着眼于打造“北京门户机场”和京津冀航空旅游集散地,深入调研全国地级城市、支线机场飞往首都机场的航线航班结构数据和潜在需求,大力开发国内支线航班及旅游航线。2017年,陆续新增博鳌、凯里、湛江、临沂、盐城等15个支线航点,全部支线通航点达到34个。石家庄机场运营航线达到114条,驻场运力达到32架。
“十三五”期间,河北机场集团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部署,咬紧目标,务实高效,积极推进“两大战略”。坚持安全第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夯实机场综合保障能力;着力增加航空运力,努力构建以干为主、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着力发展低成本航空,全力做大客货增量;着力推进省内机场一体化管理,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石家庄机场对周边的集聚辐射能力,逐步培育成为低成本航空区域枢纽。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河北机场集团将紧紧围绕落实集团公司“三大战略”和“1-3-5-2”总体工作思路,担当“三个服务”,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