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正式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以及我国航空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此次峰会的顺利召开,东航北京分公司同时面临要客航班增加以及如何在高峰时间段内做好航班保障两大考验,“预先”与“严控”成为了运控部的两大“法宝”。
主动梳理流程,提前做好预案
为了保障峰会期间的航班运行顺利,北京运控部提前梳理好自身的保障流程,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保障预案,并针对重要航班都做了详细的保障方案。对于预见到可能发生的运行压力,根据掌握的信息数据与相关协同部门提前做好沟通。
根据首都机场测算的每日航班保障情况及调减航班要求,与华北营销中心确认调整航班要求的落实。与技术公司北京分公司确认飞机维护情况及备份飞机方案,同时加强信息及时沟通,协作联动。及时布置各部门提前开展航班保障,避免因机场安保等级提高而导致航班保障的延误,同时,提醒地服部等相关部门及时告知旅客安保等级提升的信息,确保过安检时间增加而不会影响旅客正常登机。
严格把控环节,沉着应对
从12日“一带一路”保障工作启动,运控部根据提前制定好的一系列保障方案及流程进行严格把控。每名工作人员都手握检查单,严格检查每一项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每一项工作是否符合标准。
13日晚上9点左右,一架波音777客机在推出机位后,机组通知北京签派由于无法自行排除的故障,只得滑回处理。运行经理石一柯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机务专家上机排查故障,同时考虑到同机型的飞机不久前曾出现过同样的故障,可能会出现无法短时修复的情况。石一柯认真梳理航班结构,积极与总部协调,很快调整出一架空客330飞机可以代替故障的波音777执行航班任务。同时与空勤部门联系要求立刻派遣一套330备份机组待命,准备执行航班任务。石一柯一边做好万全准备,力求确保对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边向机务专家了解飞机排故情况。
最后机务专家传来消息:飞机顺利排故。随后,在签派人员的协调下,飞机前后仅延误20分钟便再次起飞。此次突发事件在北京运控部“不打无准备之仗”下却丝毫没有慌乱,保证了航班的顺畅运行。
据了解,自12日开始截至14日11时,北京运控部已保障进出港航班420班,其中要客航班108班。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北京运控部将继续提高运行保障后期情况预判,确保整体运行情况平稳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