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年初的工作会上,北海机场提出:“新常态,新状态,新作为,努力实现北海机场‘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工作思路,北海机场围绕这一工作思路打破常规,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调整新状态,统筹谋业新作为,千方百计寻求发展运输生产突破口,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截止12月31日,北海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 1234031人次,同比增加155883人次,增幅为14.4%。完成货邮吞吐量4654.5吨,同比增加551.3吨,增幅为13.4%。
一、适应新常态,主动求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航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发展也相应进入一个新阶段。过去,人们对民航市场结构的传统认识是“东高西低”、“干支明显不平衡”,正好北海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位置,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较为发达的东部市场增长急剧放缓,中西部地区市场呈现快速崛起的迹象,北部湾经济区位优势确立。西部地区以及一些具有增长潜力的支线机场成为航空公司特别是中小航空公司投放运力的首选。另外,随着国家的高铁网络覆盖面积加大,短途的民航航线客流量严重分流,南宁、桂林等地区至北海动车组加密运行,造成部分短途航线航班客流量下降,部分航线航班不得不停飞;面对如此的新情况,积极联系航空公司,探讨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将重庆、成都、贵阳等西部地区作为首选。
二、统筹早规划,积极跑市场
为了完成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任务指标,机场公司层面提出了“‘空侧、陆侧市场并举’,以服务营销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增开航线航班,主动作为,确保完成113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任务。”
结合每年冬春及夏秋两个航季航班换季,机场公司在市领导、市旅发委领导的带领下,提前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走访航空公司,主动反馈北海航空市场的情况,交流新航线开辟布局的可行性方案及航空市场拓展计划的一些想法,为航空公司拓展北海航空市场提供依据,争取新航线的开通;先后走访了南方、吉祥、春秋、成都、瑞丽等航空公司,每到一处,营销团队都会打“感情牌”,感谢各航空公司对北海航空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了解航空公司的运力投放情况,做到早了解,早应对,有效保持航班换季航线航班的稳定及新航线航班开通工作落地。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国庆、春运两个黄金周运力安排,争取节日期间加班航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两季航班北海机场先后新开航线5条(北海-南京-沈阳、北海—杭州—沈阳、北海-南昌-天津、北海-合肥-石家庄、北海—武汉—沈阳);加密航线2条(北海-贵阳-重庆、北海-成都);恢复航线2条(北海-昆明、北海-桂林-西安)。目前北海机场执飞航空公司12家,奥凯航空首次进入北海航空市场,航线20条,25个通航点,每周250个班次,每天平均可利用座位数5098个。北海机场安全保障本场飞行起降 14868架次,同比增加2872架次,增幅为23.9%;运输生产飞行起降 11610架次,同比增加1666架次,增幅为16.7%。
三、联合做促销,树立大营销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旅发委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机场+旅行社+航空公司“的开发策略,与旅游界深度合作: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争取优惠政策,开发包机业务,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制定合作政策,开拓航空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团队;积极协作航空公司开发旅游项目,共同挖掘旅游市场,通过组织旅游包机、采购航空公司旅游产品及协助市场宣传等形式提升旅游市场热度。通过调动全市旅行社积极性,共同参与航空宣传促销,争取航线开到哪里,宣传促销做到哪里,今年先后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北海机场积极创新思路,树立“大营销”策略,加强周边市场拓展,扩大北海航空市场辐射力。结合集团公司“一县一点”的市场网络建设,加大周边县点市场调研及业务联系,和各航空公司驻北海营业部、培航办、旅游企业等一起,加强钦州、防城港、玉林三市、合浦县的市场开发和宣传,加强与各市园区、出口加工区的合作,带动航空经济,保持旺盛的运输生产增长态势。
综合利用“96365”客服热线和异地城市候机楼的资源优势,建立与之匹配的业务流程、服务流程,提升保障效率和品质。进一步推进“一县一点”建设,共享机场资源,实现联合销售、联合服务、联合地面运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机场场区资源载体,加大广告费用投入,配合航空公司进行立体式宣传,全方位推广机场营销产品。
四、厚积薄发,争创佳绩
2016年前两个季度,客运呈微长态势,由于今年1-5月份因航空公司、本场天气及前站天气等影响,有较多航班取消,旅客吞吐量增速及航班执行率均有较大下滑,至6月中下旬开始有所好转,旅客吞吐量恢复增长。第三季度暑运期间旅客吞吐量陡增,单月均突破10万大关,8月份旅客吞吐量达到11万,创开航以来单月新高,为今年完成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机场、培航办、航空公司等定期协商机制,每季度与培航办、航空公司驻北海营业部进行一次座谈会,交流北海航空市场拓展需求,分析市场动态;换季前,经旅发委、北海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多次协调及工作推动,2016年冬春换季后,各航空公司更认可北海作为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定位,充分利用北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及配套优势,打造北海季节性的老年人的“候鸟游”、商务休闲游、体育冬训游等特色产品。都加大运力参与北海航空市场运营;特别是南航广西分公司重组北海营业部后,意向打造北海为基地架构,过夜停场飞机增加4架,航线增至8条(即新增1条,加密2条航线);第四季度3个月旅客吞吐量均达到11万以上,其中11、12月份2次刷新单月新高纪录,提前27天完成113万人次工作任务,2016年吞吐量完成123万人次。运输生产波浪式增长态势得助于政府政策扶持,得助于民航人的不懈努力。
不忘初心,民航人的“蓝天梦”永远在飞翔,记住2016年辉煌的节点。“十三五”开局只是踏出坚实的一步,继续把握“十三五”的规划目标,2017年迈开步伐,完善航空主业营销办法,寻求对策,引进更多航空公司参与北海市场运营,利用南航广西公司北海基地设立的良好机遇,继续争取增加运力投放,争取吉祥航空恢复过夜飞机,加大与春秋航空的合作,力争本土的北部湾航空公司、桂林航空公司在北海投放运力;一方面开发周边腹地航空市场资源,恢复北海—南京—沈阳航线;重点拓展西北航空市场,新开北海—太原—呼和浩特、海口—北海—兰州等航线;加密北海至成都、天津、贵阳、沈阳等地航线航班;另一方面加大东盟国家国际航线的拓展,争取尽快恢复北海—香港航线航班,加密哈尔滨—北海—曼谷,新开通长春—北海—暹粒、等国际航线,尽快将北海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使得北海机场总体运力同比增加8%,迎势而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