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再次做出重要批示,以机场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原则,切实要求民航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民航业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依旧存在,我们应在过往的教训中深刻汲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并且将民航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对任何漏洞实现“零容忍”,要以更强的责任心、更完善的制度措施、更优质的服务,确保民航安全工作在岁末年初之际的有序实施。
“零容忍”理念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纽约刑事案件愈演愈烈的趋势下,纽约警方针对当下形势提出“零容忍”政策,随着政策的出台,纽约的犯罪率急剧下降。同样这一概念也完全适用于安全管理,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生产无小事,任何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安全隐患“零容忍”首先要针对自身态度,思想上的不重视必定为未来的安全事故埋下伏笔,正如安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没有事故并不代表不存在隐患。
民航安全工作要勇于“零容忍”。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多次强调:民航工作要始终坚持飞行安全底线。安检行业正是实现安全的重要一环,安保公司涉及业务广泛,员工各司其职,为此要树立科学安全发展观念,从而深厚安全基础建设。严格管理,出现问题要勇于接受批评与监督;防微杜渐,宁可听到骂声,也不能听到哭声。迁就与放过,是对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员工个人不负责。
民航安全工作要善于“零容忍”。对待安全隐患,必须做到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应付,要抱有“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一个烟头、一个螺丝钉、一次漏检、一次疏忽大意,这些常常被视为小事一桩,但彻底落实安全隐患“零容忍”,就要做到全面杜绝。从环节中下手、在细节中应对,不应怕麻烦,要静下心来,以苛刻的态度剥茧抽丝。安全隐患如同身体内的病毒,不下药就会愈演愈烈、无限扩散,直至到达无法收拾的地步,因此,只要隐患存在,就一定要及时找出并消灭。
民航安全工作要乐于“零容忍”。安保公司全体员工要建立正确安全生产荣辱观,并认同这是民航价值观的一部分。每一次技能知识培训,每一次预案演练,员工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强化自身的业务技能,扎实学好基本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优秀员工带动身边不积极员工或新员工,从点滴做起,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我们要为每一位员工打造“零容忍”的工作精神与态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牢固树立“安全三观”,强化落实“三基”工作要求,严肃态度,结合自身实际,从目标、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民航安全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