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权威气象机构预测,台风“海马”将于10月21日正面袭击深圳, “海马”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2米/秒,为强台风等级,具有强度强、移速快、云系密集的特点。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深圳空管站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提前做好防台抗台准备。
虽然深圳市于10月20日下午下发了全市“四停”的通知,台风预警信号已升级为橙色,然而深圳空管站各岗位依然坚守一线,站党委在20日下午召集各一线部门和机关领导紧急部署防台工作。
面对台风直接造成的威胁,各种空管设备首当其冲,技术保障部冲锋在前,立刻组织人力在台风来临前做好安全检查。
室外天线单元逐个加固
导航设备室迅速反应,按防台风应急工作程序,重点检查机房门窗密闭情况,检查易漏易渗点防堵状况,并对台风前台站和设备运行环境进行拍照存底。重点针对导航设备室外部分较多的特点,加强多拉线地线的紧固,技术人员爬上20米高的铁塔仔细检查设备天线馈线,并对馈线重新做加固紧固的处理。对属下十多个台点,二十余套导航设备都完成了台风前的细致检查加固工作。同时,展开边远台站值班人员台风前自查工作,随时报告台风影响情况,充分保障所有导航设备正常运行。
雷达室则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由值班人员和驻台人员共同对朱凹山和求雨坛雷达进行检查加固,全面细致地检查两台站所有设备运行状况,消除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检查了微波天线、甚高频天线以及传输线缆等室外设备的天线塔,并对易遭受台风袭击的设备线缆、螺丝等加固稳定;特别检查机房所有门窗、天花等的密闭情况,预防机房渗漏积水而影响设备;检查了台站用水用电用油的储备情况,加强对驻台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密切关注台站边坡的情况,注意人身安全。
巡视机房重点做好防水
通信枢纽室积极组织人力进行台风来临前的设备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兵分三路,分别对新航管楼机房,卫星室外天线,老塔台机房进行重点检查。机房检查人员对容易进水的门窗进行固定,并对空调管洞进行了封堵,防止由于骤风暴雨可能导致的雨水灌入。室外检查人员对卫星的天线进行了加固,线缆固定,根据此前卫星室外单元多次遭遇雷击损坏的情况,对KU卫星进行了断电处理,并断开中频线,防止中频线将雷电引入机房,造成室内设备损坏。防台风设备安全检查可有效减少台风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害,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航空运行风险,保障飞行安全。
终端室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一是提前检查室外单元,包括微波天线、甚高频天线等,发现松动及时紧固;二是封锁门窗,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用毛巾填堵机房门和出风口的缝隙,防止雨水渗漏;三是加强巡视,做好设备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信息通报,及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四是安排技术骨干在岗,加强一线值班力量,提高防灾能力。
此次防台风设备安全检查反应迅速及时,深圳空管站未雨绸缪,从设备到人员筑起“铜墙铁壁”抗击来势汹汹的“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