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前,亚太地区各国的流量管理呈现出从流量控制的被动反应到主动流量管理过渡的趋势。发展跨国流量管理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各国普遍认可的共识。在国际民航组织 的规划下,中日韩跨国流量管理已被列为国际民航组织重点推动的工作议程之一。经民航局空管局授权,华东空管局作为中方代表全程以视频形式参与本次7月27-29日在东京举办的中日韩流量管理合作(NARAHG)第四次会议。东京主会场出席的有日本民航局、韩国民航局代表,国际航协及航空公司的代表。上海会场由空管中心流量管理室副主任孙轶作为正式代表参会主持,华东空管局总工程师孙涛出席了会议。
三天的会议议程内容丰富,自27日一早开始,本次会议的4个信息文件(IP)和4个工作文件(WP)开始由提交方逐一汇报,内容涉及第六次亚太流量管理会议成果通报,国际航协及航空公司关心的北京、上海浦东机场的延误问题,跨区流量合作研讨等事宜,会议还就中日韩三方就ADP交换、流量信息发布事后分析等情况开展了小结分析。29日上午孙轶就中方主导的CRACP工作开展以及后续工作方案进行了重点介绍,并与日韩方面就具体细节进行了研讨,三方就继续推进CRACP工作开展达成了共识。
会议于29日中午圆满闭幕。本次会议取得了预期成果,更新了后续行动计划并确认年内将在中国举办第五次会议。华东空管局将立足华东,继续在民航局空管局的指导下开展中日韩流量管理合作,以积极姿态研究推进流量管理项目,为跨区运行和全国流量管理发展迈出有意义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