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旬,航空客舱信息技术大会(ICT 2015+)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以“政策开放背景下,探索机上网络合作新模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与供应商参加,覆盖了包括中国国航、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在内的26家航空公司及多个航空衍生领域。
航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互联)作为此次大会的受邀代表之一,同与会者就行业准入门槛、行业准则、硬件设施的设置以及软件配套设施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尤其着重对航空乘客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航空互联副总裁谢鹰及市场总监邱达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航空互联的发展经验与行业前景展望。
秉承信念执着投身客舱Wi-Fi建设
航空互联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接受香港联交所监管的航空互联网类企业。其一期募集资金1.5亿港元全部投产于客舱Wi-Fi的建设之中,主要包括客舱娱乐和天地互联这两方面的建设。航空互联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乘客感觉飞行生活是很无聊的,如果能提供娱乐放松的视频、资讯、局域网联网游戏等内容,则乘客的飞行生活会快乐很多。同时,调研还发现,很多人对连接的需求不是那么高,但是对即时通讯的需求却很强烈。秉承着“让飞行更美好”的信念,航空互联执着地投入到客舱Wi-Fi的建设之中,现在已实现为乘客在飞行中提供视频、资讯、局域网络游戏以及客舱内社交等服务,后期会致力于实现天地互联,解决乘客在飞机上无法与地面联系的困扰。
除了考虑满足乘客的需求,航空互联还顾全到了航空公司的需求,比如电商方面的成交变现;另外,围绕着实际的飞行生活,航空互联认为航空公司除了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做一些事情之外,在出行前和到达后都可以做更多的拓展。
精尖人才聚集蓄势航空领域价值蓝海
能有如此实力,不仅是依赖于其强有力的股东实力,更重要的是航空互联聚集起来的人才。据悉,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飞机乘客和航空公司,航空互联吸收了三大领域的精尖人才,包括航电领域、天地互联技术领域、互联网领域。
其中,航电领域的人才是来自于霍尼韦尔、柯林斯等航电企业的优秀员工,拉升了航电技术的整体门槛;另外,航空互联在航电领域拥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即其兄弟公司——多尼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ONICA)。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欧洲航空安全局适航取证的企业,DONICA是全球少数经过美国好莱坞DRM认证的航空电子设备供应商。目前国内1200多架飞机的DMR技术都是由DONICA提供的,包括国航在飞机上实现九·三阅兵和两会直播,依靠的也是航空互联的兄弟公司DONICA提供的DMR产品。
航空互联吸收的第二类人才是对天地互联技术非常感兴趣、并且对于天地互联技术都有相关深入研究的一群人。比如聚焦了各种波段,宽带、窄带的卫星连接,还聚焦了ATG方面的研究(??这句话不明白要表达的意思,建议重新修改)。尤其特别说明一下ATG技术,据了解该技术已经在美国由GOGO公司实现,在2008年,GOGO公司就凭借该技术占据了美国60%的市场份额,目前美国的大部分飞机都可以享受ATG技术带来的天地互联应用。
航空互联超过50%的员工来自于互联网领域,他们来自于阿里巴巴、京东、完美世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涉及支付、电商、网游等各个领域。他们的基因决定了他们完全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做产品,服务内容不仅仅是从航空公司的需求出发,而更多的是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当然,航空公司的需求也能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而且,他们拥有很多相关的资源及渠道。虽然很多大的航空公司拥有大量的资源,但互联网团队强调的是整合资源的能力,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他们会根据航空公司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
促进行业进步奠基航空互联网
截止去年年底,我国拥有2454架飞机,安装Wi-Fi设备的飞机不超过100架。航空互联正在安装客舱Wi-Fi的飞机,超过了这些Wi-Fi飞机里面一半的份额。这些飞机全部是波音和空客的飞机。
在制定标准方面,航空互联具有一些优势,比如之前所做的QACVR快速获取驾驶舱语音记录仪,很多航空公司都采用了该技术来辅助提高管理水平(这个是donica的产品,确定我们要这么表达吗?而且qacvr这个产品和制定标准有什么关系呢?)。与此同时,航空互联在去年参与编制了机载Wi-Fi的标准,这些标准将在今年年底进行发布,目前已经到了送审的阶段。
另外,在2016年,航空互联会联合民航局的相关部门一起对便携式Pad设备的电子兼容性进行相关研究,这个是为了给手机等便携式Pad设备开放研究提供一些准备,为未来整个航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实现天地互联的技术方案多种多样,业界常见的包括基于SBB的窄带模式,以及基于Ku、Ka的宽带模式等。其中,SBB采用L波段的电路来提供客舱的互联,在欧洲和东南亚,用该技术实现天地互联,非常常见,而国航在330飞机上也有过类似的尝试。Ku卫星方式则带宽较宽,能满足更多乘客的不同互联要求,东航有21架飞机已经装了Ku,走在国内航司的前列。目前航空互联在上述各个技术模式中,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以及全球卓越的合作伙伴。
打造航空互联网差异 开创全新的商业渠道
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和航空公司,并且实现与传统互联网公司的差异化,航空互联打造了自己的APP产品“风筝”,目前已经更新到2.0版本。航空互联会逐步将“风筝”打造成跨终端的APP,并且能够识别出客舱网络还是地面网络,根据网络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另外,在今后会完善运营管理,做到能够实时获取每一架飞机的用户使用数据和特征。精准区分使用用户、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锁定现金流的主要人群,通过各项推送服务获取价值信息。
以上无论是在客舱内安装的Pad硬件设备还是APP内的软件内容,航空互联表示目前处于完全开放的接受合作状态,甚至在资本方面也是期望能够有志同道合的人合作,一起去拓展新的业务。如此看来,这样的新渠道势必会成为各路商家及投资人士的必争之地。
发言结尾,航空互联副总裁谢鹰强调说,展望未来,中国的民航市场将会有7000多架飞机,而目前拥有客舱网络的在100架以内,实现天地互联的仅30余架。所以,目前需要的是整个行业一起做大蛋糕,而不是抢分蛋糕。希望行业内能够多做分享与挖掘,促进更多的友商和航空公司的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做好航空的价值蓝海,为民族航电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