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动京津冀地区成为民航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
京津冀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支点,也是构建辐射全球五大洲主要国家首都和重要经济城市的“空中丝绸之路国际经济走廊”的新起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在京津冀城市群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下,京津冀机场群顺势提出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建议京津冀地区申请成为在空域规划、资源整合、航线网络等民航领域先行先试的国家试点。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空域容量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华北、乃至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和良性发展的主要瓶颈,对国际和国内民航服务质量提升也都有着显著的制约影响。为此,在军民航深度融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议将京津冀地区作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试点,将京津冀空域规划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统筹和整合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的布局。最终以京津冀空域结构优化试点为契机,推动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城市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及科技创新中心,与之呼应的北京地区民航则定位为“国际航空中心”。为实现北京城市定位和民航定位,需要结合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运营,加快北京地区国航和南航两大网络型基地航空公司的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承运人。另外,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也借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加快华北地区机场的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步伐。最终力求京津冀地区在空域结构、机场体系及航空网络三者统筹规划方面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中国民航不仅要满足国内外航空市场的需求,更需要顺应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新需求。为此,中国民航“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是构建以北京首都机场和新机场两大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机场体系,形成立足全国、辐射全球的放射型直达航空网络。既体现快速直达的国际航空交通需求,还传递跨越行政等级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对于国际战略通道而言,重点打造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国-非洲的国际航空大通道,将京津冀机场群打造为“空中丝绸之路国际经济走廊”中的国际航空中心,以最终形成我国面向21世纪海陆空全面开放、辐射全球经济的战略新格局;对于国内运输通道而言,民航运输的“进京直达通道”属于国家首都职能之一,可有条件地充分满足国内所有支线机场开通直接进京空中通道的需求,这既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具有显著的政治社会文化意义。
注:本文为《国际航空》杂志(2015年11期)特约稿件,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