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项起,经过近10年的等待,中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进入到了总装下线的重要阶段,明年上半年有望首飞。
作为为C919提供了包括电源系统、冲压空气涡轮、防火系统、驾驶舱控制、照明和除冰传感系统在内的6个主系统的重要供应商,联合技术航空系统(简称“UTAS”)也正在与商飞就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层面进行积极的沟通,迎接首飞的到来。“从产品来看,我们更多地融入集成、智能及多电等业内的技术趋势,希望使此款飞机更具有竞争力。”UTAS中国区总经理侯晓帆告诉记者。
事实上,UTAS一直在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航空工业市场体系当中。除了为ARJ21、C919以及新舟系列飞机提供多个系统外,借着C919项目上的合作,UTAS与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西安中航汉胜航空电力有限公司(简称“西安中航汉胜”),于2014年4月正式启用了合资公司厂房,并于当年11月交付了C919客机的第一套电源系统。
此外,UTAS仍在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在中国的售后服务能力及网络,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如今,整合了汉胜和古德里奇的UTAS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飞机系统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140亿美元,在联合技术航空业务中的占比达到了50%,中国市场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作为联合技术航空系统在中国的“舵手”,侯晓帆的目光显然不局限于眼前的风景。
关于C919
记者:C919项目已经进入到了总装下线的重要阶段,明年上半年有望首飞,UTAS作为供应商之一,目前的项目进展如何?
侯晓帆:我们正在与中国商飞紧密合作,在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层面积极沟通,来支持C919项目的这一重要里程碑。对于我们提供的产品,我们更多地融入了集成、智能及多电等业内的结构趋势,希望使此款飞机更具有竞争力。
同时,我们对满足商飞在各个重要节点的需求充满信心,包括飞机下线、飞机测试、飞机首飞等。由于提供了多个系统,我们与商飞各团队和其他供应商都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及团队合作。此外,我们也会与商飞分享一些其他项目的经验,以帮助提高其在系统方面的集成能力。
记者:现在商飞的宽体客机项目正逐渐浮出水面,UTAS就这个项目是否与商飞有接触?由于这个项目是商飞与俄罗斯合作的,是否也会面临来自俄罗斯本土航空企业的竞争?
侯晓帆: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以及今年的巴黎航展上,商飞就此项目作了介绍,也与我们已进行了沟通。我们对这个项目颇感兴趣,将与商飞作进一步的交流,希望能够作为参与者加入到这个项目中。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一定会在发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当时的C919项目也提高了国内很多供应商的能力。但是具体在宽体机上的应用还是会有比较大的挑战的。
对于商飞来说,他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这个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前景。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本土航空制造业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