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瑞典北部偏远的恩舍尔兹维克机场落地时可能会瞥见管制塔台-但是不会意识到里面是没有管制员的。
每天十几架次商业航班降落都是由摄像机来监控,由远在90英里以外的另一个机场的管制员通过视频指挥降落。
恩舍尔兹维克机场是世界上首座运用远程控制无人塔台技术的机场。欧洲其他的机场正在测试该方法,美国也有一个机场在测试该项技术。
尽管现阶段世界上绝大多数机场在若干年内都将继续依靠空管员现场指挥,但是专家表示,远程控制无人塔台的时代即将到来。该技术将率先在中小型机场得到应用,但是最终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也会看到一排安装在柱子上的摄像机取代混凝土的管制塔台。
开发无人塔台系统的公司均表示相比传统的塔台他们的技术更加廉价并且更好用。
海岭技术公司(Searidge Technologies)的派特乌尔巴内克(Pat Urbanek)说:“数量众多的摄像机可以比肉眼观察拥有更多优势。我们明白视频不是真实生活,在窗户之外,这是一种不同的测量方式。”
数量众多的摄像机可以比肉眼观察拥有更多优势。”在机场内分散安装的摄像头可以消除观察盲点,为管制员提供更清晰全面的画面。红外线可以在雨雪和有雾天气中提供帮助; 其他摄像头 (包括热传感器摄像头) 可以在动物闯入跑道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由于监管方面存在的障碍,(摄像机的)所有这些特点在瑞典都尚未得以发挥。
恩舍尔兹维克机场是当地居民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每年仅有8万人次的客流量。这座机场甚至承担不起一名全职空管员的费用——一名管制员每年的薪资和福利达到17.5万美元,该机场总共有六名管制员。经过一年半对无人塔台系统的实验,所有的管制员都于今年4月离开了恩舍尔兹维克机场。现在这座机场竖立的一支80英尺高的桅杆上安装了14个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向Sunvsal机场的管制员传送画面。因此,无人塔台技术应用并没有导致有人失业,相反帮助众多的小型机场实现了管制员的共用。
旧习惯很难打破。尽管传送的画面可以放大,管制员仍然会本能地拿起双筒望远镜观察55英寸屏幕上的画面。另外,恩舍尔兹维克机场安装了两个麦克风将飞机的声音传送给远处的空管员。萨博交通管理业务部负责人Anders Carp表示: “听不到声音,空管员们会很失落。
摄像头被罩上玻璃罩,以免受到雨雪、高压气流和昆虫的影响。该系统已经接受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考验——零下22摄氏度和零上122摄氏度。
LFV集团是瑞典26座机场的空中导航运营商。该集团商业开发总监Niclas Gustavsson表示,运用摄像头技术,大大增加了提高航空安全的可能性。电脑会将每一个画面与前一秒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变化(如动物闯入跑道),就会发出警告。
Gustavsson说:“可能,最终管制塔台就会消失了。”
萨博公司(Saab)目前正在与瑞典另外一座机场和爱尔兰两座机场协商使用这一技术。另外,萨博还在挪威和澳大利亚对无人塔台技术进行试验并且寻求获得监管批准。海岭技术公司公司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推广远程无人塔台技术。这座机场年客流量达到850万人次。两年内,管制员将在这座机场之外指挥这里的航班。
萨博还将无人塔台技术带到了美国。弗吉尼亚州利斯堡行政机场,距离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仅几英里远,是一座相对较为繁忙的机场,每天有300架次航班起降。这座机场没有自己的控制塔台。地区性的空管控制中心将私人飞机清理出这一空域之后,飞行员通过现有的无线电频率来协商起降顺序,因此,航班延误时常发生。
萨博为利斯堡机场设计了一套无人塔台系统。该系统自8月3日起接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为期三个月的测试。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管制员将首先熟悉这一技术并且对无人塔台系统下飞机的飞行状况进行观察。一旦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该技术将开始对滑行道上准备起降的飞机进行指挥。
美国管制员协会(NATC)将参与上述测试
大型商业机场的塔台造价非常昂贵,因为需要安装升降机、空调系统和灭火系统。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一座2013年启用的塔台造价高达5100万美元。小型机场塔台的造价稍低。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行政机场一座今年2月投用的塔台也花费了1540万美元。萨博不愿意透露其开发的无人塔台系统的造价,而是仅仅表示“比塔台造价低多了。”
该公司看到了无人塔台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美国506个商业机场中315各拥有管制塔台。然而,2,825个支线机场中只有198个具有人工管制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