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为纪念建场30周年,丹东机场邀请民航系统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一场主题为“汇智聚力,共商发展”的座谈会,对丹东机场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友平、辽宁机场集团董事长王德佳参加了会议。
1985年4月29日,民航沈阳管理局第十飞行大队机长王连仲驾驶苏制安——24飞机,成功执行沈阳——丹东——大连往返航班的首航任务,标志着丹东机场正式通航。30年来,丹东机场实现了跑道从短到长、机型从小到大、候机楼从老到新的三大跨越,累计通航城市达到15个,吞吐量超过200多万人次,发挥了机场空港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
丹东机场的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丹东站,为民航沈阳管理局直属单位。1985年4月29日,民航沈阳管理局第十飞行大队机长王连仲驾驶苏制安—24飞机,成功执行沈阳---丹东---大连往返航班的首航任务,标志着丹东机场正式通航。4月29日被确定为建场日。后30年,丹东机场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不断前行,历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洪流、历经民航政企分开和属地化两次改革,几代机场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丹东机场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彩乐章!
三十年,丹东机场始终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连续实现了30个安全年。保障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到规范管理的转变。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丹东空中门户日益耀眼夺目。三十年,丹东机场大力开发航空市场,累计通航城市达到15个,吞吐量超过200多万人次,发挥了机场空港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三十年,丹东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跑道从短到长、机型从小到大、候机楼从老到新的三大跨越。跑道从2200米延长到2600米,可以起降波音737-800,空客320等机型;去年投入使用的新候机楼,由民航局、省、市政府共同投资达3.38亿元,面积从2000平米扩大到20780多平米,候机楼规模居于东北支线机场前列,具有同时保障国际、国内多个航班的能力,停机坪面积从 9600平米扩大到40000平米,设计机位5个。新建1.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同时空管、导航系统、安检信息系统、离港系统等保障设施均符合行业标准。2014年,丹东机场实现航班起降1881架次,同比增长29.5%;实现旅客吞吐量194493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货邮吞吐量1277吨,同比增长23.8%。在全国机场旅客排名第136名。在东北地区旅客排名第12名。目前,丹东机场现有航线共三条,分别是丹东—北京航线;丹东—上海—深圳航线;丹东—青岛—上海航线。生存压力和发展任务依然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