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的体量,我们的高度定制化,技术的成本和灵活性也对我们更具吸引力。我们正在增加的那些更具智能化的工具,例如可以检测每个螺栓质量的扳手。我们可以记录它的性能,告诉机械师他是否错过了一个关节或是并没有以正确的顺序拧紧螺栓。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为制造工艺带来质量的提高和更保险的方法。
我认为我们来到了一个有趣的时刻: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足以适应我们制造飞机的大型部件相关的所有几何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所有的定制问题。因此,我们正在寻求使用更优秀的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智能,这将使诸如机器人和工具具备感知部件是什么和如何根据工作按需调整的能力。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时刻,我们要在不久的将来为制造能力进行大笔投资,将我们带入更类似汽车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Q:您会为飞机增加更多的智能化吗?
A:如果你说的是驾驶舱的创新,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创新。如果它能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如果它允许我们在拥挤的机场运营,如果它帮助我们更好和更快的训练飞行员,那么我们对此感兴趣。例如必备的精密导航技术(RNP)导航性能,它需要诸如全球定位系统和更高的精确度,允许我们无再需要不得不飞向远处的机场,以不同阶段油耗进场,以及花费额外的时间。
此外,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倾听”飞机告诉我们的情报。如果我们明智的把传感器放到飞机上所有适当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编写算法预测诸如温度升高或是其他的故障点。这样一来,我们无需等到飞机在某些偏远机场出现阀门或泵无法工作的故障才进行维修,而是预测这些故障何时会发生并更换配件,哪怕此时部件并没有损坏。这将从根本上为我们的客户节约大笔资金,一次往返(维修)在旅店费和注销费上就要花费8万美元,因此我觉得这个领域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Q:在过去几年里,您组织制造业务的方法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A:像很多迅速成长的公司那样,我们也面对集权和分权的难题。旧模式下,很多决策是在本地完成的,因为集团原来的五个部门独立做自己的商业决策,这样反应速度快。但这在整体上并不总是最优的决策,他们应该首先优化自己的业务挑战,随后试图面对更大的情景。
显而易见,随着我们的成长,你会发现同样的研究或开发被重复了四五次,并支付了四五次的费用,有时还是通过竞争而不是合作的发展方式,这是我们一直试图避免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简化以获得更高的效率,确保每个人的一致性。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你的权力越来越集中,虽然这对整体方向和决策是有利的,但是它往往趋向于僵化,而且决策者距离一线工作越来越远。
几年前,我们就在工程上开始了决策下放到工厂的工作,尤其是诸如产品零部件的详细设计、制造、采购和质量等环节。通过协同定位等功能,我们授权工厂的负责任针对如何进行改进、如何管理关键压力以及如何解决他们独有的问题做出自己的优先决策。
所以我们正在追求平衡那种每个人都有同样趋向的总体方向,我们授权当地工厂的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可以优先应对他们天天看到的事情。
Q:转型是否顺利呢?
A:我们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我有些失望这还远远不够。当你创建一个巨大的等级体系时,它会有延续和维持自身现状的倾向。我想我们不得不艰难的推动转型,这需要持续的跟进每一步,确保工作不是说的好听,而是确实做到了言出必行。
Q:未来有哪些让你感到兴奋的新制造技术?
A:对我们来说增材制造(ALM)或者说3D打印是一项关键技术。我们认为存在两方面的挑战,其中一项是确保我们的设计师设计部件时改变观念。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少东西使用增材制造部件取代现有的东西,如果仅是这样的话,其实没有任何好处,实际上它可以使用常规方式更便宜的制造,因为增材制造昂贵而且相当慢。
所以我们鼓励我们的员工将多个部件结合起来,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的灵活性,制造具有更少连接件和紧固件、重量更轻的更复杂的零件。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重量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我们可以获得突破的地方。我们还要应对一些材料问题,因为铝这种飞机上广泛应用的金属不太适合用于增材制造,我们仍需解决这个问题。在使用塑料、钛等其他材料方面,我们可以取得进展。
另一项挑战是认证,如果我们可以在24小时内做出一个部件,但是需要10个月之久去获得有关部门的签字,那我们其实一无所获。我们不妨也使它基于板材加工,这样它可以迅速得到认证。所以我们已经和相关部门合作,展示我们如何在材料和工艺的水平,而不仅是在单个零件的水平进行认证,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取得显著的突破。
Q:您认为空中客车集团未来几年下一步应该干什么?
A:我们去年制造了629架飞机,这个十年结束时,产量还可以增加50%,每年制造900架飞机并非轻狂。那么我们该如何达到这样的规模,同时将质量、一致性和单价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上呢?这就要求简化、标准化流程并获得稳定的质量。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标准化的途径,在可行的环节明智的应用自动化,而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
另一个答问题在于保持我们员工的饥渴感和积极性。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买到同样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相同的用于设计部件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相同的机床设备。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员工和他们的饥渴感,也就是当他们早晨起床时的那种感觉:“今天,我是不是必须走了并有所作为”?这种感觉让他们认识到竞争性的环境,这也是未来几年里造就差异的原因。
Q:未来的制造业中,最重要的领导技能是什么?
A:我认为领导阶层未来面对的挑战是确保人们不会在一个岗位从一而终。随着组织的膨胀和复杂化,我们需要必须把中层人员带出他们的安乐窝,让他们在其他领域工作,暴露在其他的理念下,这样他们就不仅仅是特定领域最伟大的专家,同时还了解到事情如何进行的更广阔的视野。当他们晋升到更高层时,他们将不得不始终进行大量的权衡取舍。除非他们明白这些取舍对整个组织的影响,否则我不认为他们的领导会是有效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客COO专访:年产量如何从600架提升到900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