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的存在是为了在实际中从飞行员手中接管对飞机的控制,避免飞机与地面即将发生的碰撞,美国空军正在应用这一技术。
自动防撞地系统(Auto-GCAS)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空军(Air Force)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共同开发的,于2014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并且已经挽救过至少两架F-16战斗机及其机组人员。萨博(Saab)为JAS-39狮鹫战斗机(Gripen fighter)开发了与之类似的自动化GCAS系统。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不断地将飞机的飞行轨迹与根据机载数字地形数据库(DTED)生成的地形轮廓进行比较。如果系统检测到威胁就会发出闪避的命令,此时如果飞行员没有立即采取行动,那么系统将自动接管飞机。一旦飞机回到安全的轨迹上,飞机的控制权又会自动返还给飞行员。
尽管没有考虑“防弹”的能力,但是一旦出现空间定向障碍、情景意识丢失、重力引起的意识丧失以及着陆时起落架未放下的情况,该系统就成了最后一道防护手段。
在军事应用中,飞行员可以选择断开该系统,但是在其他使用环境中,可以考虑让该系统无法断开。
NASA正在努力扩大Auto-GCAS的使用范围,将其应用于性能较低的通用航空飞机和无人机系统,并且已经在无人机上验证了它的的显著作用,该无人机由一部智能手机控制,其中的存储卡中包含了压缩的全世界详细的地形数据。
空军也正在开发相关的系统来自动地防止发生空中相撞(Auto-ACAS),最终Auto-ACAS将与Auto-GCAS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防撞系统。
美国航空航天局说,在对飞机进行很少改装的前提下就可以实施这一技术,而且可以带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回报,同时拯救数百人的生命,并挽救飞机。(编译:于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