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下午, 东海航空B-2608飞机执行右发孔探时,孔探工程师马著发现右发高压压气机第三级叶片有裂纹,经确认损伤超标;同时,B-2897飞机在执行A2检时,发现左空调前壁板压力封严处有腐蚀,经确认结构损伤超标。经评估两架飞机均需停场各四天时间待外委修理。如果两架飞机均停场维修,公司的运营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此关键决策时刻,维修副总裁陆兵当机立断,做出重要指示:“将B-2897飞机右发串至B-2608飞机,以保证B-2608飞机两天内优先出厂,以减少停场时间,集维修工程部全体之力为公司争取效益。”
为坚决贯彻陆总指示,换发工作由维修工程部总经理张云洪亲自担任项目总指挥,指派PPC经理童军担任发动机及结构修理工作总指挥,要求工程技术处充分考虑换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要求质量管理处加强现场维修监督、综合处提供后勤保障,并要求其它处室经理随时待命,如遇求援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11月21日待航材、工具、设备及工卡均准备到位后,定检车间主任刘俊明在换发准备会上强调工作人员务必严格依照工卡、规章及程序实施维修工作,尽管换发及修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更应将维修安全责任放在首位。准备会后,21日17:00大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换发工作中去。准备资料手册、拖飞机进机库、上反推夹,支反推支撑,每一个区域的负责人落实到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每一个细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吊点的力矩都不能有半点含糊,每一个螺帽的自锁力都认真测量、详细记录,确保换发质量。大家紧张有序、分工合作、拆拆装装。正当同志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22日凌晨维修副总裁陆兵到达现场看望和慰问战斗在一线的机务兄弟,并做现场指示:“维修工程部各处必须团结一致、各尽其能、共同克服困难,工作任务虽紧急,但工作质量必须保证,这是我们维修人员为公司争取效益的光荣任务!”
大家深知此次任务的重大和艰巨,可是到了真干的时候才发现任务比想象中更为艰难。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缺少发动机拖架。幸运的是经MCC努力沟通协调,兄弟单位顺丰航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但它们表示第二天也就是11月22日也需要支架完成工作,所以时间显得更为紧迫。其次,由于我公司已6年未实施发动机更换工作,部分人员对串发工作有些陌生,但维修工程部领导及个别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按照维修工卡一项一项合理安排,手把手带领新人开始换发工作。同时,因两架飞机发动机构型不一,出现诸多技术难题,工程技术处发动机工程师立即与厂家GE公司取得联系,得以攻克技术难关。在维修工程部各处的共同努力下,历经近三十个小时不分昼夜的努力奋战,串发工作于11月22日下午终于得以圆满顺利完成。
同时,东海航空的自有机库在此次串发工作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机库总建筑面积达12249.6平发米,飞机维修大厅可同时维修两架B737型飞机,机库大厅配备的两台三支点行吊、B737整体开合式机坞架及充足的水电气照明等设施为大家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良好的环境及完善的设施。
此次紧急串发任务顺利完成,不仅是东海航空维修能力的一次大练兵,也展现与发扬了维修工程部力保安全、团结协作、拼搏奋战的精神风貌和安全文化,更是在公司客货并举困难重重期间为公司争取效益的一次工作。这正体现了维修工程部“紧急串发显本领,缩短停场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