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安全 >

时间:2014-11-20 11:42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中飞院广汉分院的塔台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飞行训练的繁忙景象:一架架小飞机鳞次栉比地有序起飞、降落。在飞行等待区,等待的飞机整齐地一字排开。而每架飞机前,都有五六名身着笔挺制服的飞行学员列队等待。

  采访当日的天气不如之前几天晴朗,甚至在机场还让人觉得有点儿阴冷,但这是飞行训练的绝好天气。而前几天四川难得的艳阳天,却恰恰容易出现晴空颠簸,非常不适合飞行训练。

  “正如特殊情况一样。你不能用公众的习惯思维去理解。认为只要飞机在天上出了一点儿问题,就面临坠机的危险。好像特殊情况就是‘不安全’,特殊情况就是‘洪水猛兽’。”中飞院广汉分院副院长马建新说。

  “在中飞院,有50%以上的飞行训练时间都是在对学员进行特殊情况和应急训练。最初,我们会对学员进行特殊情况科目训练,让他们有提前准备的时间。随着学员飞行技术的逐步提高,我们会在飞行训练的任意阶段、任意时间‘制造’特殊情况,从而提高学员在突发情况时的临场应变能力。”长期坚守飞行训练一线的马建新介绍说。

  “‘特殊情况并不是老虎’。”马建新指着窗外起起落落的飞机说,“在这里,特殊情况每分钟都在发生。在飞行训练过程中的飞行员面对的飞机、环境和人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进行特殊情况训练,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目的就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飞行员能够‘本能地’处置特殊情况。”

  精湛的操作技巧和“本能的”特殊情况处置能力是如何练就的?马建新将其归功于系统化的飞行学习和训练。除了按照飞行大纲训练外,每名学员还要进行定期自检并接受考核。这是一个练就本领和实力的过程,只有有了过硬的本领和实力,在面对特殊情况时才能有足够的自信。

  在与记者的交流过程中,马建新多次提及“手册员工”概念:民航使用的客机越来越先进,飞行员在很大程度成为了一名“管理者”。在培养飞行学员时,就是要让学员有成为“手册飞行员”  在现代民航大环境中,大多数特殊情况都可以凭借妥善的处置化险为夷。每名飞行员都谨记着“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这句话,只要你坐上我的飞机,我就一定保证你安全舒适地落地,这是中国每名飞行员的执著和坚守。

  相关链接

  什么是飞行中的特殊情况?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的规定,飞行中的特殊情况主要有:发动机部分或者完全失效;航空器或者航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损坏,以致不能保持正常飞行;航空器在空中起火;迷航;失去通信联络;在空中遭到劫持或者袭击。

  实际上,飞行中的特殊情况远不止这些。其内涵包括:飞机部件或系统出现危及飞行安全的故障,飞行环境恶化,以及飞行员失误操纵带来的危及飞行安全的情况。

  与正常飞行相比,特殊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突然性。飞行特殊情况是在正常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机组成员往往在处置初期会感到措手不及。

  意外性。特殊情况是在正常飞行中发生的危及飞行安全的意外情况,往往是在思想和技术准备不足时发生的,出乎机组成员的意料。

  复杂性。遇到特殊情况时,机组成员既要按照规定控制飞机正常飞行,又要判定和处置特殊情况。这容易出现监控死角和漏洞,以及一些常规运行中不易出现的失误。

  紧迫性。许多特殊情况可供处置的时间非常短,如V1(飞机起飞时的决断速度)附近前的中断起飞,从发现、决断到行动仅有1秒的时间。若超过V1才开始做中断动作,飞机必定冲出跑道。

  危险性。特殊情况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危及飞行安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心理临界性。在特殊情况下,飞行员的心理负担陡然加重,精神更加紧张。一旦特殊情况超过了飞行员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其飞行能力便会被削弱。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特情之下,民航机长特淡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