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6日,2014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在山东烟台举行,由3名指导老师和8名队员组成的中国民航大学参赛队获得最佳系统设计奖和最佳团队文化奖。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西班牙、印度、伊朗和新加坡等6个国家(地区)的13所大学代表队参加,汇集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等8所国内高校,共计150余名队员。与去年相比参赛队在整体技术上有了明显提高,中航大在去年获得亚军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努力,并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比赛中,中航大进行了飞行器设计、精确导航、自主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展示。4日进行静态展示时,来自航空自动化学院的研究生王尧向大家介绍了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重1.4公斤,设计精巧、重量小、灵活性高,并且运用了先进的导航技术和全局定位技术,在面对障碍物时能顺利蔽障,并且能跟踪地面机器人。6日的第3轮比赛中,中航大的四旋翼机器人表现突出,在飞行灵活程度和全局定位方面都展现出一定优势,最后手动控制表演环节,中航大成功的将6名地面机器人赶出了绿线,成为全场成绩最好的参赛队,受到了现场观众和裁判的掌声和认可。
据悉,在本次比赛中启动了第七代任务,实现多空中机器人与多地面移动机器人的异构协同,即所谓的“牧羊犬行动”。两个或多个空中机器人是“牧羊犬”,地面移动机器人是“羊”,“牧羊犬”通过自主协同把“羊”赶入自己的“羊圈”,同时要躲避空中的障碍和干扰,以最快的速度赶入最多者获胜。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实用而有意义的比赛任务推进空中机器人最先进技术的进步。这些任务在提出时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而当其最终被空中机器人完成时,世界将受益于因此所得到的技术进步。所以,IARC不仅是一个“观赏比赛”更是一个“技术比赛”。大赛自创建伊始,历经 22 年,已成功完成了六次任务。 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将空中机器人某些先进技术的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中航大在这种机遇和挑战下,对于自己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并且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民航飞机上,更好地保证飞机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