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拥有百年飞机制造史的皮亚乔航空工业公司迄今只在意大利本土制造飞机。现在,这家为法拉利赛车队提供私人飞机的制造商正在研究到遥远的中国成立新的合资制造企业。
路透社6月10日援引该公司首席商务官朱利亚诺·费尔滕的话说,该公司已经和中国国企及地方官员探讨了成立合资飞机制造公司的事宜。
报道称,如果皮亚乔航空公司找到合作伙伴,它将成为数量越来越多的、从全球汽车制造商身上汲取灵感的小型飞机制造商中的一员。全球汽车制造商在20多年前与中国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最终把中国变成世界头号汽车市场。
据报道,对从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到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一众飞机制造商而言,大中华区公务机市场有望实现迅猛增长。
报道称,吸引飞机制造商来华与北京的计划一致。北京打算把中国打造成一个主要的飞机制造业基地,既能生产小飞机,也能生产可以与空客以及波音等飞机匹敌的大型商务机。
对汽车业而言,中国与巴西或印度不同,它要求希望在中国生产汽车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与当地合作伙伴联手,这些当地企业会分享收益的一半,并利用合资企业的产品来提振自身的盈利。外国飞机制造商同样必须与一家当地合作伙伴联手,才能在中国制造飞机。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高管说:“除了法国达索‘猎鹰'飞机公司和美国湾流航空航天公司,几乎全球每家小型飞机制造商都探讨过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事宜。一些公司有了进展,其他公司则在观望。就和20年前的汽车制造商一样,没人愿意落后。”
【航家快评】
李玉良(专栏):中国政府要清晰的认识到畅销的机型别人不会与你共享收入,只会拿非核心产品交易,就比亚乔而言,P180去年只卖出一架,全球保有量也只有100多,你联合办厂以后做出产品卖给谁。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错路,航空工业不能再走错。合作以市场为核心,以技术为要点,不能以圈地圈钱为准绳傻乎乎的给别人上赶着送礼。
韩涛(专栏):重庆直投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合作,安徽芜湖市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合作,山东滨州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航通飞收购美国西锐飞机制造公司、四川黑马矿业收购法国丽夏飞机等等。通航合资新企业接踵成立,与最近几年通航产业园兴起不无关系,有声音认为是“汽车模式”再度上演?这与当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颇有几分相似。
据了解,山东滨澳通过几年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滨奥已由最初由奥地利人领着干发展为奥地利人跟着干的局面,中国通航制造企业之所以倾向于收购与合资的方式,一是技术、维修人员可以前去学习,尽快融入专业航空领域,二是能够依托其已有机型尽快发展。
通航飞机制造从设计理念到适航审定,国内通用飞机的研发和制造者都需要从头学习。所有民用飞机都必须依此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这意味着,从飞机设计之初就要符合适航标准,且整个航材采购和制造工艺均要一以贯之。通航制造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仅在设计阶段,各种设计试验和论证试验都在烧钱。一方面国内通航制造企业面临底子薄、技术差的现状,另一方面国外通航企业面临日渐饱和的国外通航市场,中外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通航产业的兴衰影响着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希望未来的合资公司能够取得通航飞机的制造技术,早日生产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