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14日,是我国第24届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节能、乐享飞行”成为今年国航节能减排的主题,回首过去的几年,秉持“绿色营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国航的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常态机制,环保对于国航人而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环顾国航所处的民航业,全行业从未停止过对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放的努力,一直致力于研发和使用更先进节能的飞机、不断尝试新的节油措施、探索可持续生物燃料,以降低航空飞行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国航积极响应中国民航“坚持节能环保”的号召,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致力于提高能效、降低排放、节约资源等领域的持续改进。认真执行政府主管部门对于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参与推动航空可持续性替代燃料的发展,不断优化机队能效水平,持续在飞行、运行、机务维修、地面服务等运营环节降低细节能耗。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国航机队(含货机)平均吨公里油耗水平从2004年的0.324公斤/吨公里,下降到2013年的0.275公斤/吨公里,燃油效率提升15%,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提升运行效率,国航打造了高能效机队。航空煤油消耗量占国航每年能源消耗总量的99%以上,因此提高燃油效率是国航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与20世纪60年代的喷气式飞机相比,现代飞机的燃油效率已经提高超过70%,一些新机型的每客每百公里油耗甚至低于普通家用汽车。一方面,国航通过持续引进燃油效率更先进的机型,替代油耗高、性能差的老旧机型,通过为飞机加装精密导航设备和翼尖小翼等举措,逐步打造了一支结构优化、机龄年轻、技术先进的机队。截止到2013年底,国航股份平均机龄6.47年,机队燃油效率显著高于欧美航空公司的平均水平。在老旧飞机退役处置过程中,国航严格按照飞机处置程序,尽量降低淘汰飞机对环境的影响。国航为此合资成立北京集安航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老旧飞机和航材的价值管理,发掘老旧飞机及航材剩余价值,这将有助于国航在处理老旧飞机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另一方面,为提高飞机运行效率,国航持续关注节油工作。公司的燃油节支管理委员会已设立十年,持续通过航路优选、推广计算机飞行计划、二次放行、航线/机场/机型匹配、飞机性能监控、桥载及地面设备替代APU、飞机瘦身等方式,提高燃油效率。经过多年的改进,进一步通过传统节油措施提高燃效的空间逐步缩小,公司除了继续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不断深挖传统节油措施的潜力外,已开始研究和推进发动机水洗,QAR数据应用、机载数据平台等新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国航优化了能源管理水平。目前,国航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基本建成,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得到显著加强,特别是燃油节支措施不断深入和细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除了专项负责节油工作的燃油节支管理委员会以外,公司还设有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国航在国内航空公司中率先设立专门的环境事务部门,由专职人员开展环境事务、节能减排、能耗统计等工作,同时在各能耗相关单位确定了能源管理负责人和联系人,以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公司节能减排进展,推进各项节能工作有效落实;在各属地分公司、集中采购部、综合保障部、地面服务部等重点能耗单位配备了兼职能耗统计人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国航在国内航空公司中率先开发的能源与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国航股份、国货航、深航、大连航等国航系公司能耗数据的按月统计、监测和评估,已成为支持公司环境事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平台。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国航员工队伍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已是蔚然成风。在一个航空企业中,航油消耗量占据绝对比重,但恰恰是这1%的地面能耗,却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每一名员工的环保意识。当大多员工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视为己任的时候,才能真正在企业中形成气候,真正将环保理念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国航一直号召全体员工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办公:主动选择公交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节约用电,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超过20℃;低楼层减少使用电梯;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电灯过度使用;办公设备短时不用选“待机”,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节约用纸,双面打印;开会自带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购物时使用环保袋,避免使用塑料袋;节约用水……一系列的措施,让低碳生活成为员工的一种生活习惯。(郄冬 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