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信息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张新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客发动机总设计师尹泽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魏金钟,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副总经理张健,中航工业商发公司分党组书记、总经理王之林,中航工业商发公司副总经理李继保;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中科院院士、原校长翁史烈,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副校长张文军,校长助理彭颖红等出席签字仪式。仪式由苏明主持。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致辞。马德秀代表学校对双方即将拉开战略合作的序幕表示良好祝愿。马德秀说,中航工业集团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巨大贡献。交通大学115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与国家同命运、与民族共患难的“实业报国”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航工业集团秉持“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之宗旨,上海交大也坚持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使命。马德秀期待双方能在四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一是能在重大科技问题研究方面,力争取得一批事关国家重大航空专项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成果,获得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奠定自主创新的科技基础。二是能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通过联合共建和共享实验室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运行效益。三是能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双方专家库,实行专家互聘互用机制,共同选拔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四是能积极开创战略合作本身的价值空间,以合作为纽带,为双方和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科技财富、管理财富和思想财富。马德秀说,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而航空发动机是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人类工程技术的最高智慧。发展航空事业,培养一流的航空人才,开展一流的航空科研,是交大的梦想,也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马德秀相信,在双方的紧密合作下,一定能实现共同的“航空报国”之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对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上海交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成立表示祝贺。林左鸣指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长期、全面战略合作的开始,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林左鸣说,航空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端品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航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重要的战略机遇。双方开展战略合作,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的具体举措,这将切实加快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推进航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林左鸣希望上海交大发挥综合大学多学科优势,开拓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中航工业利用上海市对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支持,充分利用紧邻上海交大的地域优势,用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走出新路,推动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林左鸣说,在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中航工业集团与上海交大在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合作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共同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上海交大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开展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