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机”、冲击登机口、“下跪门”……近来,国内多个机场因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与航空公司的纠纷,因为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导致矛盾升级,引起广泛关注。
航班延误症结何在?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纠纷为何会导致矛盾升级,有的甚至大打出手?专家指出,航班信息的客观、及时通报,以及旅客的妥善安置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航班延误引发矛盾升级
航班延误似乎是航运运输难以摆脱的“阴影”,给航空公司和旅客带来无尽的烦恼。近期,由于夏季雷雨天气多发,加上救灾抢险需要和流量控制等诸多原因,航班延误较平时有所增加,因航班延误导致的赔偿纠纷更是矛盾不断升级。
8月9日7点40分左右,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Juneyao Airlines Co.,Ltd.,简称“吉祥航空”)由上海飞往山东东营的航班一再延迟,直至中午11点多,乘客才被告知航班取消。
旅客反映,吉祥航空不但人在第一时间给出解释,提出解决办法,对于乘客们提出的车费餐费赔偿要求也没有做出回应。
此前在7月31日,因受雷雨天气和流量控制影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等出现航班延误,部分旅客向航空公司索要延误赔偿,现场一度出现混乱。
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两大机场是国内最为繁忙的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平均每天约有800架次航班起降,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平均每天约有530架次航班起降。其中,上海至北京航线是国内最为繁忙的航线,已经达到平均每小时一架航班的密度。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邹建军认为,造成航班延误多发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近年来,我国航空业发展非常快,相比之下保障能力还嫌跟不上,其中航道、空域容量有限最为关键;第二,近来恶劣天气多发,加上救灾、救助的特殊运输任务增多,增加了航班调控管理的难度。